位于福州市东南部海域,北纬25°16′~25°44′,东经119°32′~120°10′,东邻台湾海峡,西隔海坛海峡与福清市相望,北隔长乐海域与长乐市东洛列岛相望,南与莆田市南日群岛隔兴化水道相对。全县有126个岛屿和702个岩礁。主岛海坛岛面积274.33平方公里,为福建省第一大岛,全国第五大岛,岛上有一平坦巨石,上镌“坛石”二字,俗称“平磹”,后作“平潭”,故又称平潭岛;平潭主岛远望如坛,所以平潭又称海坛,俗称海山;岛上最高山君山常有岚气萦绕,故平潭别称“东岚”,简称“岚”。全县陆地面积371.9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164平方公里。
平潭古称海坛,唐代为牧马场,宋初设牧马监。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福清县海口东城的援剿镇改名海坛镇,二十二年(1683年)移驻平潭(今潭城),雍正八年(1730年)设县丞,嘉庆三年(1790年)置平潭厅,属福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建平潭县,后属东路道、闽海道。1949年5月5日平潭游击队解放县城并成立县人民政府,7月撤离,9月16日配合解放军收复平潭。历属闽侯专区、晋江专区、闽侯专区、莆田专区、福州市。
平潭岛地势低平,中部略高,地貌以海积平原为主,有三条呈南北走向丘陵带,最高峰君山(东岚山)海拔435米,中部多海滩平川,海岸曲折,东海岸悬崖峭壁,多海湾、港口、暗礁,西海岸多泥沙滩涂。主要港湾有海坛湾、坛南湾,娘宫港、竹屿港、苏澳港、观音澳等。主要河流有南松溪、仙霞溪、君山溪、新桥溪、龙山溪、剑湖溪。福建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三十六脚湖面积2.1平方公里。周围层峦叠嶂,湖滨奇石峭岩,有海蚀柱、风动石、蘑菇石,湖中有龙屿、龟屿、观音磹、燕子磹。境内有8条主干公路,通车209.5公里,主岛各乡镇通客车,水岛各乡通客船。苏澳轮渡到福清海口,娘宫轮渡到福清小山东,主要码头还有金井、竹屿、东澳、流水、南海、屿头、东庠、大练、钱便澳。
主要城镇——潭城:县人民政府驻地,有风力发电站、台湾同胞接待站。苏澳:著名渔港,县海运公司、造船厂设此。澳前:渔业基地,濒临观音澳,闽中渔场指挥部设此,有渔轮修造厂、水产冷冻厂。流水:渔区集镇。平原:桃花寨为明代抗倭营寨。敖东:沙母有果林场,芬尾为主要渔区。南海:东甲岛为闽台贸易岛。白清:大嵩特产贻贝。北厝:流水溪为火烧港盐场驻地,中国标准砂厂设竹屿口。
潭城西北洋潮屿山巅建有烈士陵园。澳前龙王头海滨度假村绿树成荫,海面宁静开阔。敖东大福东边山有奇妙天成的“片瓦石室”。流水镇君山(罂山、东岚山)有君山插云(插云峰)、崇台观日(观日台)、绝巘钟声、罂山晓岚诸胜和宋代国清院遗址。东海村王爷山南麓有仙人井。苏澳猫头墘有琉球国驸马墓,看澳西海中有巍然卓立的“半洋石帆”(石牌洋)。平原乡山显美村南垄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白沙垄有“道彰古岩”胜景。
县政府驻地潭城镇,主要道路有九一六北路、翠园北路、西航路、潭城路、馥洋路、万顺路、莲花山路、红山路、瑞龙路、海潭路、福胜路等。
2000年末,全县辖潭城、苏沃、沃前、北厝、流水、平原、敖东7个镇;岚城、中楼、白青、南海、屿头、大练、东庠、芦洋8个乡。有8个居委会、192个村委会,人口38.61万人,面积371平方公里,境内耕地0.69万公顷,林地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4.4%,潮汐、风力资源丰富,为中国风力资源最佳区之一。岛上安装有4×200千瓦“风力田”。岛岸线长408.73公里,有观音澳、流水澳、青峰澳、限山澳、甲澳等渔港,牛山渔场海域3000平方公里,淡水养殖350公顷。也是全省花卉、绿茶生产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