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街道
2016-08-2310-12-30来源: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位于区境中偏北,因濒临闽江而得名。街道办事处设在东尤街。辖区东起港头菖蒲,西至观井路,连接闽江大桥和解放大桥,面积1平方公里,下辖15个居委会、人口17289人。宋代以前这里就是福州南北交通咽喉。西北端的中洲岛曾是福州军事要塞之一。元代在此修筑炮台,明代设兵防守,清代设闽江关南台分口和巡防所,其时,这里有码头20多处,是木材、茶叶等土特产品的集散地。鸦片战争后,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美、英、法、日等国先后在境内办教堂、开设洋馆、鸦片馆、妓女院等达104家。英国还在泛船浦建闽海关(洋关),成为英人对福州进行经济侵略的基地。观井路是当时的大商埠和天主教省堂所在地。也是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和著名乒乓球运动员郑怀颖的故里。
  附:泛船浦、东窑街地名由来
  泛船浦 仓山区临江街道北水域,历史上称为“番船浦”。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福州督舶邓太监,选择闽江深水处,提供给外来的番船停泊,始名“番船浦”。后因“番”和“泛”在福州方言中音近,地名趋向雅化,就称“泛船浦”。泛船浦作为仓山区东北部地名,包括闽江大桥以南,观海路、朝阳路以北地域。
  东窑街 临江街道的东窑街,北接工农街,南通小岭巷,西连信平路,作为一条老街,曾盛极一时。《藤山志》载:“在东安境,古有磁窑,故名。清时开采尚有古碗。”随着城市商业发展和民居增多,窑址先为民居,清代已渐成街市。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