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山镇
2016-08-2310-24-29来源: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位于南台岛中部,因境内的高盖山而得名。北临仓山镇,南滨乌龙江,东连城门镇、螺洲镇,西靠建新镇。清代属侯官县、闽县,民国时期属闽侯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建立盖山区,1958年成立盖山人民公社,1984年改盖山乡,1992年改镇。下辖3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面积36平方公里,人口6.79万。
  1978年以前,该镇以农业生产为主。1980年起,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改变农业结构,1994年开始,成为福州市重要副食品基地之一。
  该镇交通便捷,福州义序机场坐落境内,福厦公路贯穿全境。这里也是福泉高速公路连接线入口处,距福州长乐国际机场25公里,距福州港15公里。
  该镇历史名人有明代的郑善夫(吏部郎中)、清末的启蒙思想家严复、华人企业家郭鹤年,还有“传奇夫人”黄依娇,当代名医郑宗洛、林如高等。境内高湖村是中共闽浙赣省委的重要活动据点之一。历史古迹有:建于唐代的高盖山妙峰寺、宋代的阳岐午桥、郭宅七星桥和江边村的石敢当,阳岐尚书庙、浦口村将军庙,以及陈若霖墓、严复墓;还有建于清乾隆年间的锦江书院、光绪年间莲峰书院等。
  至2000年末,该镇有镇办企业16家,三资企业27家,村办企业363家,私人企业1068家,个体2398家,从业人员3.4万人。境内盖山投资区升级为省级投资区,成为投资开发的黄金地带。
  附:高盖山、高湖村、义序村地名由来
  高盖山 盖山镇位于南台岛上高盖山周围,“盖山”,便是高盖山的简称。1949年前属林森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划归仓山区,以后区划多次变动,1992年设盖山镇。镇的东面与城门镇相邻,西连建新镇,北接仓山镇,南滨乌龙江与闽侯祥谦镇相望。《榕城考古略》载:“高盖山在仁丰里,有三峰九岛,郡第三案也,汉徐登修炼于此。”山的北麓为北园,南麓为义屿。高盖山作为福州城的第三道拱案的山势,护守省垣,形势重要。陈若霖墓、严复故里坐落镇境。
  高湖村 连江南路通过高湖村,与福厦公路相接。高湖古时称为高湖墩。《榕城考古略》载:“高湖墩在光德,小浦通潮,缭绕其间,郑氏居之,有郑蕴中宅。又有云卧山房,明兵部郑塾所居,杨荣为记。”明清时期,高湖村在南郊田野之间,民居较为密集,有名人郑蕴中、郑塾、郑善夫、郑大谟等。尤其郑大谟是林则徐的岳父,其祖宅称为“大谟村”,驰名城内外。
  义序村 义序作为古镇,昔属闽侯县白湖区,包括浦口、竹榄、中亭、新安、中山、半田和尚保7村。《闽县乡土志》载:高盖山在城南稍偏西,南麓日义序。义序即外屿,临乌龙江,因为福州方言谐音,称“义序”。
  义序村北连义序飞机场,盖山路自东向西南折过村间,直通盘屿。村南与新安、中亭相邻,东毗半田、后山边,西有小山丘,状如散籽石榴,俗称石榴山。石榴山面临乌龙江,处于阳岐江尾、螺女江头,山清水秀,风景独好。明韩玄也诗咏:“数点江上山,晴岚翠欲滴。明镜照玄鬓,亭亭净秋色。”历来文士诗人都以“洞庭之君山”比拟义序村。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