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福清市境西北部,东与鹤上镇交界,西、南、北三面与航城镇接壤。相传三国时期孙吴曾在此造船,因而得名。民国时期一度分为汾华、河金两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改称城关镇,1982年复称吴航镇。镇东北靠山,西南平坦,峡梅公路从吴航镇经过长乐市,是长乐市交通枢纽。水路交通历史悠久。明代航海家郑和7次下西洋,舟师累驻镇境太平港。民国时期,吴航有9街38巷,道路狭窄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几经新建、拓宽,至2000年,全镇主要道路有21条,其中南北走向的道路自西而东依次有:市府路、朝阳北路、朝阳路、西洋北路、西洋路、西关街、河下街、峡梅路、胜利路、南山路、和平街、东关街等12条;东西走向的道路自北而南依次有:长乐机场专用线、文学路、解放路、三峰街、郑和西路、郑和路、建设路、进城路、航兴路等9条;全镇面积8平方公里,辖十洋、西关、东关3个行政村和航兴、十洋、西关、东关、胜德、三峰、东鳌、航华、西滨、景美等10个居委会,人口4万余人;全镇龙头企业有龙煌冷冻空调有限公司、福州长源不锈钢厂、港泰针织有限公司、协信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西关铸造厂、吉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等。境内人文胜迹有郑和史迹陈列馆、宋代三峰寺塔、明代《天妃灵应之记碑》等。
郑和史迹陈列馆,1984年10月在城关塔坪山原三峰寺、南山天妃宫、三清宝殿的旧址上兴建。仿明代建筑造型。占地面积3378平方米,建筑面积1378平方米,为全国四大郑和纪念馆之一。1985年6月22日,在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之际,开馆对外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