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镇
2016-08-2405-12-45来源: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位于永泰县境西南部,今镇境西连嵩口镇,北接同安镇,东邻赤锡乡,东北与富泉乡接壤,南与仙游县游洋乡交界。辖民主、椿萱、坂埕、光荣、埔埕、上埕、中埕、石尾、汤埕、明灯、溪北、椿阳、西林、丘演、白杜、三富、后溪、潼关、盘富、盘洋、圳南等21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梧桐居委会。总面积169.92平方公里,总人口3.72万人,镇政府驻梧桐尾。梧桐原名吴垄尾,相传为吴姓拓居此地时,建村于垄尾而得名,后吴氏他迁。本地中部有一大片梧桐树,因“梧桐”与“吴垄”方言同音,遂称梧桐尾。镇现辖之地,宋代为和平乡龙津里、感应里、义仁里;元代为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都;至明、清朝仍属和平乡龙津里、义仁里、感应里,有18个村;民国初期属中区,民国25年(1936)年为二区,设3个联保,10保;民国27年(1938年)为梧桐乡,辖11个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二区,1958年成立梧桐人民公社。1984年改乡。1988年撤乡建镇。境内石柱山、笔架山、红鼻尖3座山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李果为本镇传统特产,现有李果园1.65万亩,名著海外的“嘉应子蜜饯”,就是用埔埕李果制成的。镇地处大樟溪的中游,境内青龙溪汇流大樟溪,形成“y”字形水域,是县水运港口之一。大樟溪流域称南港,梧桐居南港中游,早为本县中区的商业中心,清末及民国时期,当地和仙游县邻界村庄的农副产品都由此输出。莆田、仙游两县的重要物产,如桂元干、荔枝干、糖、盐等也在此地集散。当时有民船上通嵩口,下达福州,商业颇为繁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成商业旺镇。境内名胜古迹有教忠寺,郑侨墓等。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