洑口乡
2016-08-2405-28-31来源: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位于永泰县境南部,宋时为和平乡英达里,元时为三十都、三十六都,明、清时期仍属和平乡英达里,民国初期属南区,民国27年(1938年)属盖洑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三区洑口乡,1958年归嵩口人民公社为洑口管理区,1961年由嵩口人民公社划出成立洑口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洑口乡。该乡因群山环绕,大樟溪、后亭溪二水回旋奔流,汇合于长流潭出口,故称洑口。乡政府驻洑口村。今乡境:东与嵩口镇接壤,西和德化县水口乡交界,南与仙游县为邻,北达盖洋乡,辖洑口、后寨、后亭、双溪、上寨、梧村、祥銮、吉坑、紫山、梅村10个行政村,总面积148平方公里,总人口1.5万人。地处大樟溪上游,水资源丰富,有中小水电站10座。境内群山起伏,最高峰狮形尖海拔1618米,该乡为永泰县新兴的李果基地。旅游资源丰富。洑口村郑厝是传扬于日本及西欧、北美等地的“虎蹲拳”发源地。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