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
2016-08-2609-51-41来源: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香菇是福州特产,素有“山珍之王”之称。它是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保健食品,富含活性L-型氨基酸、6大酸类的40多种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脂肪酸不饱和度甚高。经常食用对预防便秘、高血压、直肠癌有益。

  福州栽培香菇历史悠久。明至民国时期,已有菇农利用椴木进行人工栽培,但产量很少。80年代,闽侯、罗源县部分菇农引进香菇代料栽培技术取得成功,产量有所提高。随着香菇种植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提高,管理进一步完善,闽清、罗源、永泰等县已栽培出高品质的花菇等品种。1991年,罗源县青源食品保鲜公司引进中国科学院香菇保鲜技术,以一定的低温冷藏,使香菇保鲜不变形。当年出口保鲜香菇1700吨,产值9180万元,成为福建省最大的保鲜香菇出口基地,产品远销日本。1992年罗源县先后创办食品保鲜公司20家。同年12月组建罗源湾保鲜食品集团公司。当年生产出口保鲜香菇1716吨,占福建省出口保鲜香菇总量的80%。1993年罗源县保鲜香菇加工厂增至60家,并在县外开设加工分厂28家,生产出口保鲜香菇4000吨。同年,罗源县生产的保鲜香菇作为福建惟一参展的绿色食品被国家农业部选送参加在美国举办的国际有机食品展览会,还在泰国世界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1994年罗源县出口保鲜香菇5566吨,产值2.23亿元。当年获国家农业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可,首获绿色食品使用标志。1996~1997年,受东南亚金融风波影响,外销出口渠道受阻,保鲜香菇价格大幅度跌落,生产陷入迷谷。2000年全面停产。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