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毛对虾
2016-08-2610-07-02来源: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福州名优海洋虾产品。甲壳纲,对虾科,对虾属。地方名:大虾、红尾虾,多毛对虾。体表呈淡黄色散布棕色斑点,第二触角鞭和尾扇后半部呈红色。它与东方对虾等对虾属虾类主要区别在,雄性第三颚足末节特别细长。一般体长120~160毫米,栖息水深10~90米泥沙质海底,主食浮游动物和小鱼虾,1龄性成熟。福州沿海均可捕到亲虾,主要产卵场在平潭海区和罗源湾,产卵盛期在5~6月。长毛对虾白天多匍匐潜伏海底表层,夜间活动频繁,四处摄食。在其生长索饵期有强烈的趋光性,人们采取灯光诱捕,往往可获高产。80年代以来,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亲虾需求量很大。福州市每年从海区捕获亲虾3~10万尾。1985年起,福州水产部门采取人工放流增殖,保持海区长毛对虾产卵群体数量的相对稳定。

  长毛对虾适温性广,较适应南方高温环境,生长快、产量高、繁育期较晚,可与东方对虾实行双季轮养,增加产量,颇受渔民青睐,成为全市最主要的虾类养殖品种。1991年,养虾面积达5.43万亩,产量0.49万吨。1992年,人工育苗量12亿尾,基本满足福州市当年对虾养殖的需要。1992~1995年福州市发生突发性、流行性虾病,养虾业遭受重创,产量锐减。1996年起,福州市沿海各虾塘实施综合利用措施,推广鱼、虾、贝、蟹、藻混养模式,有效地提高虾塘经济效益。2000年福州市养虾产量恢复到1400吨。为出口创汇主要海产品之一。
  长毛对虾肉味鲜美,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价值极高。有补肾壮阳、滋阴、健胃、镇静之功效。主治阳萎、神经衰弱、筋骨疼痛、手足抽搐、皮肤瘙痒、头疮、疥癣等症。除鲜食外,也可“条冻”,剥制虾仁。虾壳可加工提取甲壳素,是医药与化工工业的重要原料。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