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栖菜
2016-08-2610-25-53来源: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福州海区藻类名产。羊栖菜属褐藻门,马尾藻科。黄褐色,高约15~50厘米,最高可达2米以上。生长在低潮带和低潮线以下的岩礁上。可供食用,或作饮料及药材。可提取褐藻胶作为工业原料,又有医药价值,具有软坚散结、利水消肿、泄热化痰等功能,用于甲状腺肿、颈淋巴结肿、高血压、高血脂、浮肿、脚气等疾病。

  平潭、长乐、连江等沿海渔农有利用自然海区繁殖管养羊栖菜的习惯。1989年,平潭大练乡月举村杨其信利用该乡自然海区繁殖的羊栖菜幼苗,参照海带养殖的方法,夹苗5条苗绳,每条苗绳长4.5米夹苗300株,每条苗绳平均收获淡干品1.75公斤。1990年挂养320条苗绳,收获淡干品560公斤。1991~1992年,因日商间接高价收购羊栖菜幼苗,造成海区自然苗过量采集,影响羊栖菜的自然产量,人工养殖也受到限制。至2000年福州市各县市海区产量有限。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