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610-31-05来源: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福州名贵淡水养殖产品。俗称甲鱼、团鱼、元鱼。鳖属爬行纲,鳖科,体圆而扁,背腹有甲,体长约20余厘米,体宽约10余厘米。身体边缘部分柔软,称裙边。喜栖息泥沙底质的江河、湖塘、水库、水田和较大的山溪中,常将吻伸出水面呼吸。既怕热,又怕寒。性胆怯,又贪食。白天多出水浴日,夜间常上岸活动或产卵。营养丰富,肉和卵均可食。还是工业和医药上的原料。鳖肉咸、寒、无毒;鳖甲咸、平、无毒。民间视之为补骨髓、滋肝阴、养筋活血,消痞块之食疗佳品。清蒸甲鱼罐头,曾是出口商品。

  60年代初,福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开展甲鱼人工养殖试验。70~80年代初,福建农学院先后在郊区建新和连江贵安建立甲鱼人工繁殖养殖试验基地。长乐潭头也建成福州首家专业化养鳖场,占地面积约40亩。随后,甲鱼人工养殖业在福州各县(市)、区逐步推广。养鳖方式主要有工厂化集约养殖、家庭庭院式养殖和鱼、鳖混养等。1994年福州市建成养鳖场140家,投产面积700多亩,产鳖1166吨,其中福清养鳖396.5亩,产鳖424吨。2000年福州市投产面积3285亩,产鳖1808吨,其中福清市养鳖1845亩,产鳖1015吨。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