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心陶
2016-08-2605-43-08来源: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陈心陶(1904~1977年),祖籍古田,迁居榕城,遂为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民国14年(1925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学院生物系,后到广州岭南大学任教。民国17年,赴美国留学,进明尼苏达大学专攻寄生虫学,获硕士学位。翌年,转哈佛大学医学院进修比较病理学,获博士学位。民国20年7月,回岭南大学任生物系主任、理科研究所(理科研究生院)所长。进行华南地区蠕虫区系调查,以及并殖吸虫、异形吸虫的实验生态研究,填补中国寄生虫学研究的空白。民国24年,任岭南大学医学院寄生虫学和细菌学教授、代院长。民国27年,应邀到香港大学病理系进行蠕虫研究。民国29年,发表《怡乐村并殖吸虫》,成为中国有关并殖吸虫最早的权威性著作。民国31年,转任江西省中正医学院教授,兼江西省卫生实验所所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又回岭南大学医学院任寄生虫学科主任、教授、代院长。民国37年,赴美国华盛顿柏罗维蠕虫研究室、哈佛大学医学院、芝加哥大学考察学习,完成蠕虫免疫方面--线虫囊尾蚴免疫反应实验的研究。回国后继续任教。1952年,任中山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兼广东省血吸虫研究所所长、热带病研究所所长、广东动物学会和寄生虫学会理事长等职。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发现肺吸虫病病源--斯氏并殖吸虫。随后被选为中共中山医学院委员会委员、中共广东省委委员,第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73年,出任《中国动物志》编委会副主编、《中国吸虫志》主编。30多年来发表论文130多篇。著有《医学寄生虫学》、《中国家畜内部寄生虫的研究》、《中国动物图谱》(扁形动物)、《家蝇与霍乱的关系》、《中国吸血虫的分类》等。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