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云铭(1904~1987年),号宁斋,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14岁考取鹤龄英华中学。20岁进福建协和学院,以半工半读形式帮助整理图书。云铭研究美国杜威的十进分类法,结合中国的四部分类法等,于民国17年(1928年)6月编成《中国图书分类法》,首创按著者姓氏排列的分类法,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民国21年,为协和学院购下陈宝琛家藏的3万册图书,辟专室保存,称“陈氏书库”。民国23年,任协和学院图书馆主任。主持福建文化研究会、“明志学社”及校友会,出版《福建文化》、《福建文化丛刊》。民国26年,编撰《陈第年谱》。抗日战争期间,迁校邵武,业余收集李纲有关碑拓、作了考证。民国37年,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院攻读图书馆学,获硕士学位。翌年9月回福州,任福建师范学院图书馆副馆长,讲授《图书馆检字法》、《图书目录学》等。云铭重视抢救流落在民间的古籍珍本,发现全国十分罕见的元至大年间刻版的《宣和博古图录》;还收集元福建麻沙刊本《韩昌黎集》、明何乔远《名山藏》刻本等。1956年,云铭将所收集的福建省、府、州、县、镇的地方志和专志300多部,以及家谱、族谱、稿本、诗文集等闽人著作,编成《福建地方文献及闽人著述书目》,并发表《郑和下西洋年月考证》一文,纠正《明史》中关于郑和七次下西洋具体时间的许多错误。著有《庐山吟草》、《芝城杂咏》等10多本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