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遇春(1906~1932年),笔名驭聪、春、秋心、蔼一,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民国11年(1922年)夏,毕业于福建省立第一中学,随即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乙部英文班。两年后,升入该校英文系。在徐志摩、林语堂、叶公超等名家的教导下,学业大有长进,致力于文学创作。民国15年11月,发表处女作《讲演》。民国17年9月,到上海暨南大学任外国语文学系助教,讲授英国散文。并成为《新月》月刊“海外出版界”专栏的主笔,前后发表13篇文章。民国19年,赴北京大学图书馆任事。同年3月,出版散文《春醪集》。5月26日,以“秋心”笔名发表散文《破晓》等,被称为“秋心散文”。遇春主要从事翻译西方文学作品,译著有30种之多,其中有《英国小品文选》、《近代讲坛》及《恋爱与婚姻》。病逝后,遗著散文集以《泪与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