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同济(1906~1980年),笔名耕青,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民国11年(1922年)毕业于崇德中学,进清华学校高等科。民国15年毕业后,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专修国际关系与西方文学史。民国19年,获政治学博士学位。翌年,先后在密勒士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讲授中国文化史。民国23年回国,任天津南开大学政治系教授,兼经济研究所导师,主编英文版《南开社会经济》季刊。抗日战争期间,随校南迁昆明,任该校文法学院院长。民国29年4月,与雷海宗、陈铨等西南联大教授合编《战国策》半月刊和《大公报·战国》副刊,主编《在创业书》。民国31年,到四川北碚任复旦大学教授。民国34年,应邀赴美国讲学。民国36年,游历欧洲各国。次年回国,在上海创办海光图书馆,出版《海光书讯》和《海光讲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外文系教授,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任上海市政协编译委员会委员、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及上海外文学会委员等职。从事国际关系、史学与东西方思想文化研究,受到中外学术界的重视。50年代后期,从事莎士比亚著作的研究与翻译。1980年,赴英国出席国际莎士比亚年会。同年10月,赴美国加州大学贝克莱分校东亚中国研究中心讲学,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于旧金山。著有《“五卅”惨案汇历》、《日本对东北三省的铁路侵略》、文史论集《时代之波》、《文化形态论》、《形态历史观》、《李长吉诗歌研究》、《耕青散笔》,以及英文论著《中国史上的东北》、《中俄的黑龙江边界问题(1850~1860)》、《明清的东北国防》、《明代的东北商务》等。译著有莎士比亚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剧》、《哈姆雷特独白正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