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源(1907~1981年),闽县(今福州市区)人,生于印度尼西亚。民国18年(1929年),毕业于荷兰莱登大学医疗系,获医学博士学位。后赴法国,进巴黎巴士德研究院工作。民国24年,到巴黎夏瑞特结核病医院任助理研究员。民国27年,毕业于巴黎大学物理数学系,获物理学博士学位。民国28年,到荷兰生物物理研究所工作,担任室主任、所长。后进英国伦敦EMI学院。民国37年,毕业于电子机器系,获电子工程学学士学位。又到荷兰担任结核病门诊部主任。科研成果丰硕,成为荷兰生物物理学会会员、万国生物气象协会委员。1956年11月,携夫人荷鲁伦岱克回国,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微生物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善源精通英、法、德、日等国语言,学识渊博,研究涉及许多学科,在医学、生物物理方面造诣颇深。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9年起,几乎每年必到病区现场调查、采样、研究。为了弄清宇宙辐射与肺结核、肿瘤的关系,两次到五台山进行实验研究工作,取得大量科学资料。1965年,同夫人往荷兰探亲。“文化大革命”开始,滞留荷兰至逝世。先后发表有关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学、胶体化学及统计学论著70余种;在国内《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刊物上发表《某些元素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无机化合物硫酸钒以及氯化铬治疗流感》、《宇宙辐射与肺结核》等科学论文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