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荣
2016-08-2910-23-28来源: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李良荣(1909~1967年),别号良安,同安县人。原姓杨,父母早丧,卖给邻里李算为孙。幼随祖父迁居鼓浪屿,在养元小学和浔源中学读书。祖父去世后,在厦门至集美的班船上卖报。民国12年(1923年),入泉州“靖国军”随营干部训练所。翌年6月,保送黄埔军校一期学习。翌年11月毕业后,派教导二团任排长,参加东征。北伐战争时,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历任上尉参谋、连长、营长、团副。不久,离队回乡。民国17年,入上海劳动大学。次年,返乡办理民团,编入国民革命军陆军四十九师,任少校参谋、营长、教导队大队长。民国20年9月,被派往南京陆军步兵学校一期学习。后调八十八师任补充团团长,旋任三十六师二一一团团长。民国22年,赴赣参加第五次“围剿”军,获蒋介石嘉奖。“闽变”发生后,入闽“讨伐”十九路军。民国23年,因作战有功,升任旅长兼泉州城防司令,调充蒋介石侍从武官。翌年,任航空特务警备团团长、中央军校特务旅旅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任第二十七军四十六师副师长、师长,嗣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少将参谋。民国28年冬,返回福建南平任新兵训练处处长。民国30年4月,日军侵占福州,良荣请战,奉令率新兵补充团由邵武急奔闽侯大湖,与日军周旋一周,击溃来犯之敌。9月,福州克复,被任命为八十师师长兼福州警备司令。民国33年9月,日军再陷福州。良荣率八十师在福州北郊、闽东抗击。翌年,日军撤退,升任二十八军军长。民国35年,良荣部调往苏北、鲁南、鄂北等地进攻革命根据地,在涟水战役中遭到解放军沉重打击。此后历任第一兵团第二纵队司令、整编二十三军军长、第九绥靖区司令。民国37年9月,升陆军中将,调任国防部第一训练处处长。同年10月,被委为福建省政府主席。翌年春,任第二十三兵团司令兼厦门警备司令、金门防卫司令。金门战斗后,退至台湾。1957年4月,当选台湾省第三届临时省议会议员。7月,离台往马来亚吉隆坡经商。后因车祸身亡。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