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捷先
2016-08-2904-05-46来源: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陈捷先(1921~1982年),闽侯县(今福州市区)人。早年就读于上海同德医学院、德国医学院。民国35年(1946年),毕业于福建省立医学院。曾在福建协和医院、齐鲁大学医学院任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协和医院、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科主治医师。50年代,发表《用骨髓输注疗法治疗粒细胞减少症》等多篇论文。1956年,被评为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60年代初,捷先选定红细胞内游离原紫质(原卟啉)研究课题,建立分光光度微量测定法,确定中国人和红细胞游离原紫质正常值的数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随后,建立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全血测定简化法,进行多种血液病原卟啉研究,发表研究论文14篇,阐明各种贫血的发病机理。1973年起,捷先对三尖杉酯碱治疗白血病进行临床研究。上述两项研究成果分获1978年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全国科学大会科研成果奖,同时捷先被评为全国科学大会、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捷先探讨急性白血病的分型,及预后的关系作了研究,获得福建省重大科技成果四等奖;最早在国内用大剂量环磷酰胺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取得一定疗效,论文受到血液学界的重视。捷先结合中医原理,采用有效措施,使白血病的缓解率大为提高。1980年,受卫生部委托,举办全国性血液病进修班。1981年,赴美国交流考察,论文和学术报告受到好评。后任协和医院主任医师,福建医学院内科学教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血液学会常务委员、《中华血液学》杂志编委、《中华内科》杂志编委、福建省第二届科协常委、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常务理事、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福建医药》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和美国密执根州立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捷先从医执教30余年,发表论文80多篇,著有《骨髓检查手册》和《临床血液病学》,还主编11期福建《血液学资料》。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