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掘经过
1960年3月,福建省文物局第一期考古技术训练班对昙石山文化遗址进行第三次发掘。开探方3个,面积78平方米。7月间,厦门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历史系和省文管会联合对昙石山文化遗址进行第四次发掘。开探方3个。发掘工作自7月10日至21日。
二、出土文物
探沟、探方出土各类陶片1.5万余片,完整器物321件。此外,还有鹿角、兽骨、蚌壳和麻龟版等。
各土层文物为:
第一层为灰色耕作土,厚0.5—0.9米,包含物有石锛、石镞、陶足、陶纺轮、陶片、麻龟版、果核、兽牙、兽骨以及宋元以后的瓷片、瓦砾和墓葬等。
第二层为蛤蜊壳堆积,厚0.2—1.15米,出土遗物有石锛、石镞、网坠、励石、陶盘、陶钵、陶纺轮、陶工具、麻龟版和兽骨等。
第三层为褐灰土,厚0.1—0.5米,出土遗物较少,有石锛、磨光灰陶、圈足盘和橙黄陶罐等,陶片以砂陶为主,印纹硬陶少见。在第三层探方112处还出有玉坠和玉片等装饰品。
第四层为灰黄土,表层有少量炭层和碎小砂陶,土质坚硬,系文化层和生土层的分界。
在探方109的第三层西南角发现两座墓葬,有人骨架2具,两者相距0.8米,没有坑穴痕迹。骨架压在蛤蜊层下面。墓葬距地表深1.45米,墓的周围是褐灰色土并夹杂很多烧土碎粒,土质极硬,人骨保存完整。葬式为仰卧伸直,头向224度,无葬具。骨架下面铺着一层薄薄的草灰,头部一侧有随葬品8件:夹砂粗灰陶3件,灰皮磨光陶2件,灰皮磨光圈足陶盘、黑皮磨光圈足陶盘、陶纺轮各1件。骨架长1.5米。另一具人骨葬式相同,头向220度。骨架不完整,头盖骨破碎,四肢骨保存较好,骨胳粗大,实长1.6米。此墓亦无坑缘痕迹,无随葬品。放置随葬品的位置正好是两墓相隔空隙地段,从排列情况看,有可能是合葬的一种形式。
三、遗物初步观察研究
(一)研究体系
昙石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印纹陶、砂陶、彩陶、轮制磨光陶等,同附近的榕岸庄边山、白沙溪头巷、福州浮村遗址下层、福清东张遗址极为相似,很可能是一个共同的文化系统。
(二)研究特征
上层出土印纹硬陶多,下层渐少。堆积层的底部以橙黄色砂陶和轮制磨光陶居多,而探方105蛤蜊壳层之下又压着一个灰坑,出土物仅有橙黄色砂陶和轮制磨光陶。这可能居住在这里的人类有前后延续的关系。下层所出轮制磨光陶的器物较完整,有圈足镂孔的盘、豆、碗、杯和罐等,其制作风格和浙江良渚的同型式陶器相似,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其年代距今4000—5000年。彩陶出土数量极少,绘法比较粗糙,纹饰基本上沿用印陶的花纹,制作技术和华北彩陶完全不同,系手工制作。这是本地制陶技术上的一个特点。
(三)研究陶型
昙石山文化遗址所出土的陶型复杂多样,除少部分磨光陶系轮制外,大量的泥质和砂质印纹陶是手工制作,轮制仅用在口沿部分。印纹陶的外表涂上一层赭色衣,火烧温度相当高。泥质灰色,硬陶质量高,可与东汉、六朝青瓷相比。
(四)墓葬性质与时间
在第三次发掘中,出现的两具人骨架,从地层上看,是压在蛤蜊层的下面,可能是一处氏族成员的葬地。伴存器物系灰色磨光陶和夹砂绳纹陶,和蛤蜊壳上层的遗物有所区别,可以确定是早期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