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为出土文物中最多者,可分为生活用器和小生产工具两类。陶生活用器中完整或可修复者,多出土于墓葬中,堆积层中所见甚少,多为碎片。在出土的陶器、陶片中,夹砂陶占三分之二,泥质陶约占三分之一强。在烧成温度方面,以千度以下的软陶为主,但也发现个别达千度以上的灰褐硬陶。在夹砂陶中,器表以灰黄色为主,次为灰或灰黑色。掺和沙粒一般较均匀。泥质陶则多呈灰色,有浅、深之分,深者发黑,浅者灰白,也有少量呈黄色和浅红色。泥质陶一般都经淘洗,胎质细腻。
陶器的制法,手、轮兼制。鼎、釜类的圜底部分多属手制,圜底内侧常见有凹凸不平的垫窝,并使器壁厚薄不均。口沿部位经慢轮修整,沿面上的轮旋痕迹十分清晰。豆、壶、簋类的圈足器则多属轮制,圈足与器身则属分制后再行衔接,交接部位都经手工操作,添泥湿抹,部位较厚,在一些器物中尚可见到手工抹痕。陶器表面的装饰以拍印纹为主,也有少量刻划、压印、戳点、锥刺等纹饰。此外,尚有少量宽带状红衣或红彩,以及堆塑、镂孔及器表的磨光现象等。拍印纹中以绳纹、条纹、交错绳纹最为常见,其次篮纹、方格纹、不规则的曲折纹、叶脉纹、竖篮纹等。釜、壶类器多为绳纹、条纹和交错绳纹。属于压印纹饰的主要是贝齿纹。属于戳印的主要是圆圈纹和戳印纹。属于锥点纹的有平行锥刺和斜向锥刺,状如篦点。附加堆纹是以堆贴泥条形成凸棱为主,有的并在泥条凸棱上再行按压,多呈锯齿或绳索状。镂孔装饰多见于器物的口沿及圈足部位。
陶器的主要器型有:鼎、釜、壶、簋、豆、杯、碗和纺轮、网坠、陶拍等。陶鼎很少,陶釜最多,故昙石山文化被考古界称为“陶釜文化”。昙石山文化陶容器器型的基本组合是:釜、壶、簋、豆、杯、碗。
一、陶鼎
出土3件。这是中原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的炊器,在昙石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不多。如泥质夹砂灰黄陶,上部为釜状,三足扁平饰细绳纹。口径15.8厘米,通高14.4厘米。
二、陶釜
出土112件。这是昙石山遗址中出土最多的一种炊器。一般都是当地取土烧制的红黄色或浅黄色泥质夹砂陶,饰绳纹为主。第131号墓出土18件,证明昙石山人生活于江边、海边,河鲜、海鲜分开煮。福州人爱喝汤的饮食文化也源于此。著名考古学家安志敏称昙石山文化是“陶釜文化”。它演变规律是:釜由矮领、深腹、粗绳纹演变为宽沿、浅腹、细绳纹。如陶釜为灰黄色夹砂陶,哆口宽沿,斜腹圜底,饰绳纹。
三、陶壶
出土73件。这是一种盛水器。一般都是泥质灰陶不夹砂。早期圈足较矮、直口短小;晚期圈足较高、形成喇叭口。如陶壶,泥质灰陶,直口、鼓腹、矮圈足,腹饰绳纹和凸棱纹,口径8.4厘米,高13.1厘米。
四、陶簋
出土100件。这是一种盛食器。一般都是泥质灰陶。早期簋豆不分,晚期宽沿深腹,出现子母口。如陶簋,浅灰色泥质陶,哆口束颈,折肩斜腹,圈足有镂孔,口径21.6厘米,通高14厘米。
五、陶豆
出土58件。这是一种小型浅盘盛食器。一般都是泥质灰陶。早期浅盘矮圈足,晚期深盘高圈足。如陶豆,浅灰色泥质陶,哆口宽沿,腹有凸棱,圈足镂孔奇特,呈马尾形,口径22.2厘米,高86厘米。
六、陶杯
出土37件。这是一种小型饮水器。一般都是细腻的泥质陶。早期为矮折腹杯,晚期为直筒杯或带把杯。如陶杯,泥质灰陶,直口矮折腹,小圈足,上腹饰篦点纹,口径8厘米,高9.7厘米。
七、陶碗
出土17件。这是一种小型盛食器。一般都是泥质陶,早期产物,晚期被簋代替。如陶碗,泥质黑陶,器表磨光,哆口折肩斜腹,小圈足。通体饰弦纹,下腹饰条状弯曲形篦点纹,口径14.2厘米,高9.5厘米。
八、陶纺轮
出土106件。这是原始纺织业工具。一般为圆饼状,中有圆孔,直径在3厘米左右,厚1~2厘米。
九、陶网坠
出土41件。这是一种捕鱼工具。一般为圆柱状,两端有凹槽共系绳用,长2~3厘米,直径1厘米。
十、陶拍
出土18件。这是南方印纹陶特有的拍印纹饰的工具。分单面、双面、圆形、方形几种类型,印纹有绳饰、方格纹等。
十一、其他
昙石山文化遗址还发现有原始瓷胎质的印纹陶片,质地黄白,火候高。第一次发掘时这种陶数量只有1%。第六次发掘时下层仅发现13片,中层128片,上层2891片。第八次发掘时原始瓷器14件(豆11件、其他3件)。建馆时在祭祀坑又发现原始瓷器5件(豆3件、罐2件)。原始瓷豆,方唇直口,斜腹平底,唇口饰凹弦纹一道,盘内有多道凹弦纹,除圈足平底露胎外,通体施青绿釉,口径14.2厘米,足径6.7厘陶杯米,高5厘米。原始瓷器不属于昙石山文化的范畴,而应属于3000多年前的先秦闽文化,即黄土仑文化。第二节石器昙石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器不多,以磨制石器为主,兼有少量打制粗磨的石斧和砍砸器。石料多为凝灰岩,还有页岩和少量硅质岩,石质较细密坚硬,颜色以灰黑色为主。还有灰色、灰褐色等。器型主要是锛和镞,还有斧、凿、钺、刀、镰、矛、凹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