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石山文化遗址人骨研究
2016-08-3004-22-06来源: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1976年《考古学报》第1期,中国科学院韩康信、张振标、福建省博物馆曾凡撰文指出: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第六次发掘出土的人骨,由福建省博物馆提供的。据田野记录,出土人骨架共29具,其中小孩骨架12具,其余为成年人骨架。遗骸保存欠佳,小孩骨骼全部损坏,成年人骨也大多残缺不全。经整修,可供观测的只有9个头骨,并各配有下颌。

 一、形态观察

昙石山组的头型以卵圆形居多,颅顶缝比较简单,在一些个体中存在矢状脊,面部比较扁平,颧骨大,转角处欠圆钝,很浅的鼻梁凹陷,圆钝的眼眶,梨状孔下缘较多,鼻前窝型,鼻前棘低矮,犬齿窝不发达,上颌铲形门齿出现率高,这都具有明显的蒙古人种特征。昙石山组的一些头骨、头型较长,顶面大,颧弓突出,顶结节位置较高,颅侧壁较直,近一半个体眶形较低,梨状孔下缘婴儿型较多,人型出现率少,与马来亚人、爪哇人接近,也接近澳大利亚——尼格罗人种的特征。但长的头型,矮的眶形,也可能是从旧石器人类继承下来的原始特征。额中缝出现率较高,与中国现代云南人和福建籍台湾人相似。无下颌隆起,这与中国华北人或其它新石器时代组不同点之一。拔牙风俗和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人相似,但拔牙率较低。

二、头骨测量比较

(一)昙石山组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比较

从各项比较,明显看出昙石山组的全部17项体质测量几乎全部落在亚洲蒙古人种的范围之内,只有鼻指数一项稍超出蒙古人种的上限。南亚蒙古人种的很多类型具有阔鼻的性质,昙石山组大的鼻指数也正反映这种接近南亚蒙古人种的性质。昙石山组属于蒙古人种。

昙石山组的一些重要测量在南亚蒙古人种范围中有12项,与东亚蒙古人种较近的项目也约占12项。但在面部形态的一些测量上(如上面高、面指数、垂直颅面指数、鼻指数),似乎更接近于南亚类型。与北极和西伯利亚蒙古人种接近的项目较少,说明与这个地区性蒙古人种关系比较疏远。

昙石山组头骨具有较窄而陡直的额形、中等面宽、明显的齿槽突颌、较低的眼眶较很宽的鼻梁等综合特征。这与亚洲蒙古人种中的北方类型存在明显的体质差异,而与南亚和东亚类型比较接近,尤其在上面高、垂直颅面指数、面指数、上面扁平度、眶指数和鼻指数等与南亚人种更为接近。

(二)昙石山组与新石器时代其他人种各组的比较

昙石山组与印度支那组明显接近的是长头、低面和很宽的鼻型,表明昙石山组与新石器时代的南亚类型有相近的一些特征。昙石山组的长头、高头、低面、阔鼻、窄额和较低的眼眶等,与亚洲北部的贝加尔湖组的区别很明显;与甘肃河南组在头型、面型、鼻型和面部突颌方面也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山东大汶口组的头形有明显的人工变形,昙石山组头骨没有发现类似的变形。其它的形态差异是,大汶口组有更向后倾的额头,更窄的鼻形(中鼻型),齿槽突颌明显,上面扁平度大,面宽而高,鼻梁稍低。

据颜阊研究,陕西宝鸡、半坡、华县等3个新石器组的头骨特征基本上接近,体质上属于同一类型,与现代蒙古人种的南亚类型接近。昙石山组头骨与它们相比,在较高的头型与较窄的额(与宝鸡、半坡接近),中等面宽(与宝鸡、华县接近),较低的中眶型(与宝鸡、华县接近),面角突颌(与半坡、宝鸡接近)和鼻面角(与华县、宝鸡接近)以及差异不大的上面扁平度等腰三角形特征方面,都与上述三个组中的两个接近。但昙石山组的上面高比上述三个组都低得多,相应的面指数只与半坡组较接近。齿槽突颌与宝鸡组接近外,与其余两组差别也较大。鼻根指数只与华县组接近,与宝鸡、半坡组差别较大。此外,昙石山组比陕西三个组的头型更长、额部更陡直、鼻型似乎更宽。

从上面的比较,初步认为,昙石山组头骨形态与贝加尔湖、甘肃河南、大汶口等组可能属于不同的体质类型。对比之下,昙石山组与陕西仰韶各组在一般体质上有更多接近的关系,同时又有比仰韶各组头型更长,上面更低,鼻更宽的与印度支那新石器时代人相近的特征。

三、脑量和身高

脑量的推算采用皮尔逊的公式。计算结果,昙石山组男性平均脑量1521.0毫升,女性1485.6毫升。

利用特罗得和格莱塞男性蒙古人种身高估计公式推算,昙石山组男性身高为163.5厘米。这个身高数值与使用同一种方法计算的我国其它新石器组的平均身高(半坡组169.5厘米,宝鸡组168.8厘米,华县组168.4厘米,大汶口组172.3厘米,西夏侯组171.3厘米)为低。这个差异,或有利群上的意义,或由于测定例数过少之故。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