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食糖业于民国31年 由海运南北京果业中分出,成立糖商业同业公会。糖业经营的品种有奇白糖、赤糖、盆糖、回盆糖、冰糖、板糖等,其中奇怪白糖、赤糖远销津、沪、江、浙、赣、 皖等省、市,大部分销往全省各地。蔗糖以莆田、仙游为主要产区;漳、泉、榕产制一部分冰糖;闽侯、福安出产板糖;闽侯新洲生产的“洲板”品质优良,色泽红 赤,是福州市民喜爱的产品。双杭地区糖商以兴化帮为主体,出名的有福兴建记(关天培)、联兴(张国安)、周元通等。闽南建东商行经营南北货,粗砂糖也占大 宗。糖商重视招牌的装饰,特别是代客商行以此为便于商户寻找、投行。产制商用粗砂糖产制冰糖,将白、赤糖煮制为盆糖等。销售的进出量很大,如何元记、福兴 建记、建东等业务兴盛。有一次,添记糖行意外地在交易中发了一笔财。抗战期间,当局实行食糖专卖制度,于民国32年成立闽赣食糖果专卖局闽侯分局,在下杭路设立食糖仓栈管理委员会。因收费名目繁多,影响糖商业发展。特别是后来内战发生,商路中断,业务不振。有的放高利贷,有的做以棉纱布为筹码的买空卖空投机生意。解放后,政府组织联营处,召开各地物资交流会,企业朝健康方向发展。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后,这些糖商被安排到糖烟酒和食杂公司工作。
糖商的户数相对比较稳定,下杭路一条街糖行连着糖行,堪称糖商一条街,主要有联兴公司、福兴建记、添记、兆记、元通、大丰、大有、建东糖行等,共计2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