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蝶与槐荫里5号】
40年代的某一天,槐荫里5号的门前站定了一位身着旗袍,气质优雅的美女,她的脸庞是那样熟悉,路边的人不禁惊呼:胡蝶!她转头,脸上露出了迷人的微笑。她就是电影皇后胡蝶,来福州时曾在槐荫里5号小住。而同样在此小住过的还有戴笠,据传这是他来福州处理江秀清期间的住所。50年代,这座充满传奇的楼为福清籍华侨张珠治先生购得,现在张先生后裔依然居住于此。
【吴淑贞和忠庐】
忠庐的建设者名叫许世光,日本留学归来,跟随福州电力大佬刘永业、刘洪业做事,极得信任。许世光育有10个子女,大家族人多,遂建了忠庐。上世纪70年代中期前,蒋介石和宋美龄的英文秘书吴淑贞亦在此居住了10年。
【孙中山三访福州】
独立厅,原名“桥南公益社”, 民国元年(1912年),清帝逊位。4月20日上午,孙中山总统辞职后途经福州,率随行人员40多人由仓山海关埕码头登岸,首先来到了桥南社,看望同盟会福建支部的同仁,并做讲话,继而为“桥南公益社”书写“独立厅”三个大字,后来制作成匾额悬挂。
梦园的主人叶见元先生是马来西亚婆罗洲华侨,基督徒。叶先生当年曾追随孙中山参加过辛亥革命,并将梦园作为联络据点。孙中山先生来福州时叶先生请他来此住过。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可园】
可园建于民国初期,砖木结构,老房主叫钟景竹,曾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盐务系统的官员。现在早已分不清哪间是林徽因和梁思成居住的屋子了,也许,几十年前的某一个清晨,朝阳从树梢里透射出明媚的光,一只素手推开窗,刚刚新婚五个月的林徽因从窗里探出半个身子,着素雅的旗袍,和站在楼下的堂妹林新声挥手,相约着去鼓岭看摩崖碑刻。
林徽因在福州一月,在仓前山英华中学作过《园林建筑艺术》的演讲。当年的福州英华中学鹤龄楼就坐落于福高校园内,乐群路9号。
【沈幼兰的兰记】
沈幼兰,原名正铎,福建侯官人。其五世祖沈绍安创建了脱胎漆器,世代相传。民国4年,他在仓前山塔亭路开办“兰记”漆器店,利用五口通商后仓前山成为外国人聚居地的优势,同外国人开展营业。使“兰记”漆器名重当时,获奖无数,远播海外。
而塔亭路上的这座大屋,近百年来,缄默着,却忠实地记录了那些高墙深院里动人心魄的商战历史。
【万春巷8号——陈芷汀故居】
万春巷8号是仓山所有私属老洋房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栋,据说屋内原有的家具什物一应俱全。原房主陈芷汀先生为民国期间著名的侨领,著名实业家,一生创办许多实业,又与许多政治流派多有渊源,在民国政坛极有影响力。又与陈嘉庚先生为挚友,陈嘉庚每次来福州都入住这幢房子。
【林森公馆】
林森公馆的门牌号是七星巷2号,但七星巷早已荡然无存。公馆呈“T”字型,是座中西合壁的三层洋楼,虽在重修,但凛然的气势还是让人心生敬仰。
林森,原名林天波,,闽候县人。1881年入福州鹤岭英华书院, 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4年在东京加入中华革命党。1932年起接替蒋中正担任国民政府主席一职。这座房子虽然叫做林森公馆,却非林森本人修建。而是当时的建设部长专门为他建造,供其回福州时小住。
(本文来源: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