绸布业在上杭路有福州、江西、闽南、福清四帮的纱布行,经营布匹(棉布、串布、色布等)和绸缎、纱罗。经营业主分为批发商和零售店。批发商在上杭、下杭路与油巷下。兴盛时,上杭路有黄恒盛、罗恒隆、建德、益兴、陈恒记、福联兴、福盛兴、福裕美、华通、建南、安泰、连利、永生、黄丰记等20多家。下杭路有奇生、荣华、建新隆、联友。土布商集中在隆平路,有刘天记等。他们都直接向上海采办各种机制棉布、棉纱,而后批发给零售店。零售店分布在大庙路的有新德昌、天纶、协兴、复兴等家。仁丰等土产推销处专门收购个体纺织户生产的土布,代售福州、领县及近郊纺织户生产的各色土布。台江区棉布业有“三杰”,双杭地区占其二,即陈恒记布行的陈俊甫和华通纱布行的龚忠贞。龚忠贞(福清人)原在家乡经营棉布、绸缎,民国27年迁到下杭街,开设连利、华通纱布行,发展甚佳。罗筱波在下杭路设罗坤记,经营进出口货物,向江浙等地采办纱布、棉花、苎麻和绍兴酒,运出外销福州土特产,经营有方,积资甚多。
民国37年, 中国纺织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纺)失去北方的阵地,但仍不甘心,在挣扎中曾短期垄断过福州纱布市场。它设立福州办事处,成为投机商牟利的机构。经 营其他行业(土产商、糖商、药商、进出口商等)的一批商家也以棉纱为筹码,开展“龙”(龙头布)“马”(双马纱)投机大战,终于造成整个棉纱、布业商家濒 临倒闭的边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引导批发商转业,得到他们积极响应。建德商行投资广福利机器厂,后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成立福州第二机床厂,林捷孝为副厂长。邱华玉、罗祖萌转而经营棉布店,后被分别安排为光中、荣华棉布商店的副主任。黄丰记(黄恒盛家族企业)经理黄骏霖出任福州市民建会主委、福州市副市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