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习俗喜讲“三”
2016-10-3112-30-51来源: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福州民间习俗,喜讲“三”,因为,“三”和“生”谐音,生财有道,生子添丁,生活如意……都是从“生”衍发的。“三”便成为大吉大利的好数字。

结婚的礼金,三百三十三也好,三千三百三十三也好,就要取个“三”;结婚的礼品,肉面也好,喜糖也好,也要取“三”字数;婚礼上“伴房”喝彩,也要取三遍,包括“连中三元”“连生贵子”“连年发财”等;闹洞房催新娘表演,也叫“一二三”。总之,“三”和“生”相谐声,喜日就爱“生”。

贺寿的礼品,匾书“寿比南山”;送物包括寿桃包、太平(鸭蛋)和面三色;回馈亲戚的,包括饼干、喜糖和[米时]三味。

盖屋竣工庆典,梁上悬挂红彩、竹篓和粽母粽子三种;喝彩要唱词三章,包括“三代同堂,长发其祥”等;赏给工匠红包,都要有尾数如“三块三”“三十三”等。

总之,福州民间习俗喜讲“三”,用“三”,尤其尾数一直要有个“三”,以期生吉。古人数字的观念以三为最多,三为最神秘。由一阴一阳的一画错综重叠而成三,这与福州民俗喜“三”相连,尤见其实。

(本文摘自:《福州习俗》)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