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地区在隋唐期间曾多次易名,隋开皇九年(589年)前称东部为侯官,开皇九年至开皇十二年(589~592年)间称为原丰县,后称闽县,先后称为丰州、泉州、闽州、建安郡、建州、福州和长乐郡。到唐开元十三年(725年),闽州都督府因州西北有福山,改称福州都督府(福州之名自此始)。闽中郡县的设置在隋唐期间更是曾多次变革。
隋文帝在受禅立隋,统一南北朝破碎的领土之后接受大臣杨尚希的奏议:“当今郡县,数倍于前,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县分领;具寮以众,资费日多,吏卒又倍,租调几减;清干良材,百无一二。……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下决心大刀阔斧裁并郡县。隋开皇三年(583年)第一次变革中全国便废郡五百余个,至隋大业三年(607年)又改州为郡,以郡统县,进行了第二次变革。
闽中原来的郡县设置与当地的经济和人口相宜,并不存在“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情况,但仍被隋朝郡县变革的潮流裹挟。大业二年(606年),废除晋安,南安两郡为县,改丰州为泉州(后又复名为闽州),设泉州刺史管辖各县,州治仍在闽县(今福州)。大业三年(607年)又废州、兴郡、缩县,并晋安、建安、南安三郡为一郡,仍为建安都;原辖九县也裁并为四个县;闽县、建安、南安、龙溪,等于将福建分为闽东、闽西、闽南、闽北四个部分。建安郡郡治依然沿用闽县(今福州)。
隋统一之初,曾遭到陈朝故地的豪强武装反抗,闽中也不可免俗。开皇九年(589年),其时越州(今浙江绍兴县)有一人高智慧自称天子,又自称扬州刺史;泉州(今福州及周边县市)又有王国庆自称大都督。高智慧虽坐拥“海船千余艘”,仍不敌隋文帝大将杨素的进攻,自浙东节节败退至闽越,围攻泉州(今福州及周边县市)。《资治通鉴》记载,隋泉州刺史刘弘在高智慧围攻下守城一百余日,前后出战多次,部下死伤大半,援尽粮绝,刘弘于城破时被杀。《北史•杨素传》又载,泉州人王国庆杀死刘弘,据州为乱。杨素大军自海上奄至,王国庆仓皇弃州城出逃,企图投靠水上“游艇子”。最终杨素派人秘密说服王国庆杀死高智慧出降,闽中大定。
继而隋炀帝杨广即位,骄奢淫逸,穷兵黩武,全国再次爆发动乱。大业十年(614年),福州方面有郑文雅、李宗护为首的三万农民揭竿起义,杀害刺史杨景祥后战领建安郡治(今福州)。到了大业十二年,隋炀帝杨广被刺身亡,隋朝岌岌可危自身难保,无暇顾及各地的战乱。以致大业十三年又有余杭人刘元进起兵江南,自立为帝,在晋安起事,直至唐武德五年(622年)方才平定。
李渊建立唐朝之后在全国施行道、州、县三级制度。武德元年(618年)改建安郡为建州(今福州及周边县市),四年移建州于建安(今建瓯),六年又析置泉州(今福州及周边县市)。景云二年(711年),泉州又改称闽州。开元十三年(725年),因城北有福山,又改名为福州。由此福州的名称在历史上首次出现,至今已沿用一千一百余年。其时州设刺史,在州之上又设都督府,称福州都督府。福州福州都督府始管三州:福州、建州、丰州(南安郡改);继而管五州:福州、建州、泉州(丰州改,即今泉州)、汀州、漳州。五州之下设三十五县(后又并为二十四县)。开元二十一年,增设福建经略使,由福州都督兼领;接着又先后改称福建都防御使兼宁海军节度使、都团练观察使、威武军节度使。驻节地均在福州,其时福州在实际上起了现在省会的作用,名称也在此时出现。这些变化说明福州的行政制度日臻完善,于内地已几无差异。
自两汉以来,唐代是福建最安靖的时期。随着人口增长,充足的劳动力带动经济蓬勃发展,农业和手工业都得到长足发展。在农业方面,与海争地上的成就首当其冲。据道光《福建通志》载,唐太和三年(839年),闽县县令李茸领县民在县东五里筑海堤。原“每岁六月,海潮骤至,禾苗多死。堤成,潴溪水殖稻,其地三百余顷皆成良田。”太和七年(833年)李茸任长乐县令,又在长乐县东十里处,筑海堤三万六千余步,立斗门十,以御海潮,将附近濒海土地改为良田。
其次是兴修水利。福州平原,其时主要依赖河浦灌溉,因此历代志书中对于关于浚湖、疏浦、筑塘、开港的事迹记载繁多。如贞元十一年(795年),观察使王翃在福州城西南筑南湖,还开了一条长五里又二百步的流渠,与晋朝开凿的西湖相通,“潴溪水泽溉田园,天时旱暵,则发其所聚,高田无干涸之忧;时雨泛涨,则泄之而归浦,低田无淹没之患,民以享丰年之利。”又如天宝年间(742~754年),福清新丰里筑天宝陂;长乐置滨闾湖(俗称东湖),又修“陈令津”湖;连江于唐咸通初修材塘,溉田四万亩;灌溉工具普遍使用简车和翻车汲水,还可使用水硙加工农产品等。
随着灌溉条件的改善和耕作技术的提高,福州农作物的品类和产量也随之增长。唐代闽中已有双季稻,还发展出冬耕技术;荔枝、龙眼、柑橘等水果的栽培技术也臻于成熟,闽荔在晚唐时更是被奉为贡品。唐代诗人韩偓避乱入闽,有诗曰:“遐方不许贡珍品,密诏惟教进荔枝。”福州方山(俗称五虎山)的茶叶(露芽)也被誉为遐迩闻名的全国名茶之一。据《三山志》记载,元和间皇帝曾诏方山院和尚怀恽说法,赐他御茶,怀恽却评价道:“此茶不及方山茶佳。”与此同时,福州的盐业在采冶上也取得进步,唐代福建出产盐的六个省份中有四个(侯官、连江、长乐、长溪)属于福州。其时国家管理盐场的机构被称为監,而侯官县便被列为十監之一,足以证明福州盐业的地位。盐的增产同时也促进了福州渔业和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唐代之初,福州与省外交通主要依靠闽江水道,但由于江中水口以上险滩林立,船毁人亡的事故已成老生常谈。唐元和二年(807年),福建观察使陆庶组织民力,“铲峰湮谷(开山填谷),停舟续流(设置渡船),跨木引绳(修筑栈道)”,开辟了一条自福州西门“抵延平富沙、以通京师”的沿江陆驿道。这条路分为两部分,自福州至延平四百六十二里;由延平至建州一百二十里,统共路程五百八十二里。自此福州至省外的交通大大便利,这条被称为“西门路”的驿道也在之后的元明清各代继续被使用,在福州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唐朝中期,福州的教育文化事业在李椅、常衮等福建观察使与刺史的大力倡导下发展起来,为福建今后被誉为“海滨鄒鲁”打下坚实的基础。
唐朝中期之后,闽中官场风气随着全国大潮流腐败起来,官吏贪污已是司空见惯;民间土地兼并严重,出现田连阡陌的大地主;在租税方面也由租庸法改为按田、按户征收的两税法,农民日益困苦,聚众起义等事迹层出不穷,甚至出现了大规模掠卖奴隶的现象。如唐贞元年间,福建观察使柳冕就以扰民为乐,劣迹斑斑。贞元十五年(799年)间,柳冕为庆祝唐德宗李适的生日,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在福州乌石山南麓修建“无垢净光塔”;此外,他还在平潭岛等处设立“万安監”(畜牧场),搜掠民间驴马牛羊一万余匹,民众皆不堪重负而怨声载道。在土地兼并方面,咸通十一、十二年间(870~871年),福州大地主兰文卿竟一次性施舍给雪峰寺庄田二十所、田地七千亩、房屋五百多间及水牛三百六十头,说明此时民间的均田制已被庄园制所替代。不仅破产的农民成为奴隶,而且闽中还成为当时全国阉宦地之一。唐诗人顾况便有诗作《哀闽诗》记录当时福州惨状:
囝子闽方,闽吏得之;乃绝其阳。为臧为获,致金满屋;为髡为钳,如视草木。夭道无知,我罹其毒;神道无知,彼受其福。郎罢别囝,“君悔生汝,及汝既生,人劝不举。不从人言,果获是苦。囝别郎罢,心摧泪下,隔天绝地,及至黄泉,不得在郎罢前。”
诗中“郎罢”和“囝”即是福州方言中对父子的称谓,当阉官的人都没有后人,以致唐咸通中,福建观察使杜献猷每年都要派遣官吏致祭阉宦家墓,这种墓也被称为“敕使墓产”。
唐乾符五年(874年),黄巢在山东冤句(今荷泽县)聚众反唐,渡江南下。乾符五年,由江南绕道浙东,自仙霞岭入闽。大军接连破浦城、政和、建阳,过崇安、建瓯、古田,于乾符六年三月围攻福州。福州观察使韦岫战败,弃城逃遁。福建各州郡为黄巢所据。此时,黄连镇(今建宁)人陈岩组织九龙军,尾随黄巢大军至福州城郊等待月余,待黄巢离开福州,拔营进攻闽南、潮汕之后趁虚入城,称福建观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