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城区东西走向道路地名
2017-11-1010-03-09来源: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福州城区东西走向道路主要有24条,自北而南依次如下:

一、北环路

西起铜盘路南路口,接西二环北路,往东经屏西路、福飞南路、五四路、华林路,过金鸡山隧道,止于鹤林高架桥北端,全长6公里。沿途有省轻工业干部学校、五风街道、省体育中心、茶园街道等。

二、华林路

在福州市鼓楼区北部。为市区东西走向主干道之一。西起铜盘路、北大路交汇处,向东转北至火车站,中与古屏路、五四路、六一路相交。长3320米。车行道宽14~38米。沥青和混凝土路面。因西段有华林寺大殿,故原名华林坊,1973年向东扩展至棂兜,1979年因此路由华林坊延伸而来,故取名“华林路”。1965年、1984年、1985年先后对模兜至省府路段拓宽,劈山降坡取直,扩建成今状。省人民政府驻西段北侧。沿途有福建日报社、省妇联、屏东新村、省公安厅及宾馆、银行等。多路公共汽车经此并设站。

三、杨桥路

全路分西、中、东3个路段。杨桥西路为市区西大门,是福州市西向对外交通主干道,也是316国道起始段。该路段东起工业路,西至洪山大桥,全长2070米。杨桥中路、东路起于工业路,经白马路、止于东街口,二路段共长1875米。福州旧城“三坊七巷”中有杨桥巷,因西通杨桥而得名,宋时即有此称。民国18年(1929年)扩建时改杨桥巷为杨桥路。沿路有省文化厅、省建筑设计院、市房地产交易市场、杨桥大厦等。多路公共汽车经此并设站。 

四、东街、东大路、塔头路

(一)东街

在鼓楼区中部。西起杨桥路东端,中与井大路、仙塔街相交,东至五四路南端。长889米。车行道宽19~2l米。沥青混凝土路面。唐称左通衢,宋名凤池坊,清末民初俗称东街,沿用至今。沿路有人民剧场、省立医院、自来水供水服务处、福州一中、福州实验小学等单位。多路公共汽车经此并设站。

(二)东大路

在鼓楼区东部。西起五四路、五一路交接处,接东衔,中与温泉路、东水路相交,东至六一路晋安桥西端,接塔头路,长600米,车行道宽17~22米。沥青混凝土路面。清时俗称东门大街,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东大路,“文化大革命”初期改名东方红大街,1979年复称东大路。沿路有省旅游局、中国国际旅行社福州分社、东湖宾馆、福州大酒家等。公共汽车经此并设站。

(三)塔头路

西接东大路,经三角池,至连江北路,长600米。两侧有省地图测绘院、海军福州招待所、温泉街道办事处、福州二化职工宿舍等单位

五、福新路

西起五一北路,往东经东水路、六一路、长乐路、连江路、前横路、止于福兴大道,全长35公里。沿路两侧有华盛大厦、省新华印刷厂、福州茶厂、省科技管理学校等单位。 

六、乌山路、古田珞、福马路 

(一)乌山路

在鼓楼区西南部。为城区通向西郊要道。西起白马北路,东至南门兜,长1215米。1994年11月20日动工拓宽,1995年11月18日竣工通车,路宽由9米拓至13米,最宽处为24米。还保留了原道路绿化树木。沥青混凝土路面。因处乌石山南麓,故名。市人民政府驻路北。西端有科技情报研究所,东端有乌山宾馆、西营里农贸市场。公共汽车经此并设站。

(二)古田路

在鼓楼区南部。西起南门兜,接乌山路,中与五一路相交,东至六一路接福马路。长1654米,车行道宽20~2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原为于山路,1968年扩建时为纪念红四军古田会议,改今名。北侧有于山风景区、五一广场观礼台、先施商场,地下商场等,南侧有五一广场、省体育馆、金融大厦、温泉浴室、闽都新村等,多路公共汽车经此并设站。

(三)福马路

为福州市区至马尾区的国家级道路,104国道线的组成部分。以南门兜为起点,至马尾君竹,全长20.7公里,其中,水泥混凝土路面11.38公里,沥青混凝土路面7.62公里,路面宽度19米。原福马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为战备支前需要抢修的低标准公路,1984年为适应福州市对外开放和经济开发区需要,进一步提高港口疏通能力,扩建为一级道路(含鼓山、马尾隧道)。福马路六一路口至下院段6.3公里于1985年建成通车;下院至上坂段5.6公里(含鼓山双线隧道)扩建工程,于1987年11月1日通车,上坂至马尾段7.1公里(含马尾双线隧道),北洞于8月17日开放通车。整个工程于1989年9月底全面竣工。扩建后的福马公路比原福马路缩短里程3.3公里,避开三个铁路叉口。是福州市区连接马尾这个新兴的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唯一陆上通道。

七、国货路

在台江区中部。东起六一路,中与五一路、广达路相交,西至八一七路接工业路。全长1404米。车行道宽27.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五四运动时期,提倡使用国货,在南公园设国货陈列馆,将原来该路经南公园一段改今名。先后于1972年、1986年、1987年进行全线扩建成现状。全宽40米,建有全市第一条人行过街地道,在洋头交叉路口建立交桥。两侧多为高层建筑,有银行和建材、百货商店等。多路公共汽车经此并设站。 

八、台江路、排尾路、鳌峰路

(一)台江路

西起八一七南路,东至六一中路口,全长1020米,1986年在六一中路与台江路之间建成闽江大桥北立交桥,称瀛洲立交桥。2000年,利用台江路元洪城北面长500米路段,建台江元洪夜景步行街,同年10月5日建成。

(二)排尾路

西接台江赂、东止连江中路,全长1500米。

(三)鳌峰路

西接排尾路,往东经鳄鱼公园南折800米,止于江滨大道光明港路段,全长3.8公里。

上述3条路首尾相接,自台江路往东,沿途两侧有台江百货大楼、元洪城广场、鳌峰街道办事处、鳄鱼公园等。

九、洋洽路、上渡路、龙潭路、仓前路、观井路、观海路、朝阳路

以上7条路位于市区闽江南岸仓山区北部地段,路多沿江而筑,首尾相连,西起聚龙路口,东迄工农路福州第十二中学,全长4公里。自西向而东沿路有英华英语学校、基督教天安堂、烟台山公园等,为仓山区繁华路段,其中,仓前路长788米,古为石板路,因位于盐仓前面而得名,1989年沿江辟为仓前公园,占地1万平方米,路之南侧有仓山文化馆,为安澜会馆旧址;观井路因街心北侧有观音亭、观音井而得名,沿街商贸兴盛,为仓山区的商业中心。多路公共汽车经此并设站。

十、岭下路、上三路、三高路

以上3条路横贯仓山区中心地段,东起三县洲大桥南端,经岭后街、施铺路、首山路、则徐大道、三叉街、跃进路,终于连江南路,全长3.2公里。沿路两侧有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团校、市体育运动学校、市体育场(旧称跑马场)、三叉街新村等。有多路公共汽车经此并设站。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