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城区北东走向道路主要有5条,自西而东依次如下:
一、工业路
文化大革命间曾名大庆路,后复原称。本路北起西洪路,沿南东走向下行2公里,至上浦路口闽江大学,折而东行成东西走向,止于洋头口立交桥,西接国货西路,全长4.3公里。该路原系十八洋田间小路和大片田地,1953年因开拓福州市西工业区而修建,并命名。历经1965年、1974年、1988年三次扩建。按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同国货路连成一线,横贯八一七路,广达路、五一路、六一路,成为城区北东走向的交通要道,并与连江路主干道相连,形成福马路、福厦路、福古路3大道口的横向枢纽。 二、江滨大道
江滨大道西起西洪路与杨桥路交叉口(金牛山公园大门口),沿闽江北岸顺流而下,经祥坂、金山大桥北端、至三县洲大桥北端折而东行成东西走向,再东行经解放大桥、闽江大桥、鳖峰大桥、东接马尾青洲大桥,全长26.2公里。该大道1997年5月18日动工,1999年9月26日通车。大道建成后使马尾开发区与城市中心区紧紧连接起来,同时形成城市沿江东西通道,连接316国道和104国道,推动福州市城区建设。江滨大道沿江一侧为10米以上的园林式绿化带,三县洲大桥以北5.5公里间,自北而南依次建成西河、锦江、金沙、望龙、缤纷、闽风、闽水7个沿江公园,以及6个街心广场,共33个景点,体现了福州“山水园林城市”的风姿。
三、聚龙路
位于市区闽江南岸,北起316国道和洪山大桥交叉路口,沿闽江自西向东,经金山大桥、横江渡,止于洋洽路,全长7.1公里。
四、则徐大道
位于仓山区东段,北起三叉街环岛,南至黄山镇,全长3.38公里,为城市一级主干道。因路段上有林则徐广场而得名。该路终点与福泉高速公路福州路段市内接线相衔接,有效改善福州南向对外交通,解决福州长乐国际机场通向福州市区的交通问题,促进城门、盖山新区建设,是福州南大门的交通要道。 五、上藤路、中藤路、下藤路
上、中、下藤路南北相连,因处藤山而得名,北起观井路、临江路、观海路交接处,南至三叉街,长1695米,原为仓山最古石板道的一部分。民国18年(1929年)拓建为水泥路。1953年,再拓建为宽7.3~8.1米,两边人行道各宽0.9~1米的水泥马路。六一南路未建前,全路为市区通往南郊的唯一主干道,六一南路建成后仍为市区公交汽车的上行单车道。沿路有福州市第二医院、基督教小岭堂、蔡忠惠公祠及龙津庵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