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祥山
位于台江区洋中街道境内。该山原称横山,是福州城南第一横案山,民国期间(1924年左右),因开辟南北通行的马路,把这座横挡南向的山凿分两爿(即今八一七中路洋头口立交桥南向两侧小丘)。据《台江文史资料》载:开山时,山间挖出来的石头,多呈圆形,酷似橘子,而橘子在福州民俗有吉祥之意,故取代横山之名而改称吉祥山。
二、太平山
位于台江区洋中街道境内。该山为吉祥山的西麓余支,与附近的金斗山、独山(据《闽县乡土志》载:“南台江北岸,大庙、钓龙、紫气、惠泽、横山、南禅诸山,统名曰独山。”)连绵起伏在“十八洋”附近。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城市民居的密集,太平山已失去昔日山丘岭阜的本貌。
三、大庙山
位于台江区双杭街道境内。面积6公顷,山高31米。据《台江区志》载:该山原称惠泽山,系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汉王朝立无诸为闽越王时,筑台册封之处,因此举有惠泽于民之意,故称惠泽山。其后,由于山上建有闽越王庙,规模颇大,俗称“大庙”,山也顺称“大庙山”。据《闽县乡土志》载:古时,大庙山曾名钓龙山、南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