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忌由内扫外
2018-01-0909-08-30来源: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扫地,指打扫室内或户内卫生的习俗,福州人十分重视,岂止“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何以扫地忌由内向外打扫呢?
  扫地,使用畚斗,把垃圾装好,倒入垃圾堆里。不允许贪图方便,从户内往户外扫,或从室内往室外扫。民谚:“往家里扒金”。扫地就要“往家里扒金”,只许向内扫,不能向外扫。
  除夕之夜,家长都要拿起扫帚和畚斗,象征性地“向内扫”一过,寓意“往家里扒金”。同时,畚斗里的垃圾,也要像藏匿一样,放置不显眼的一角,待正月初二之后,往垃圾堆倒去,以表财气不泄。
  新媳妇入门之后,也有举帚扫地的象征性动作,以示留住财气,过好日子的意思。动作讲究向内扫,也讲究用畚斗装垃圾,藏匿家财。
  至于客人入内,主入切忌打扫。所谓“扫地逐客”,一旦主人户内扫地,客人都会离去,不好意思再访谈和探候了。因为扫帚一动就表明客人入是“不受欢迎”的,这是有意逐客的举动,客人只好知趣地离去。所以,民间习俗:“客人未到,打扫已毕”,作为迎客的准备,以示礼貌。
  公共场地打扫,还忌逆风。所谓“看风势拿扫帚”,不可随便打扫,尘土飞扬。如果发现过往行人、车辆等,便要暂停打扫,不便当面飞扬尘土或垃圾。

  (本文摘自《福州习俗》)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