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男方,还是女方,通过媒人介绍,帖于飞出之后,双方家长定要“三查”,即向有关亲戚查问,向有关朋友查问,向社会方方面面查问。问些什么?《长乐县志》论述“两家必问田产之多寡,俗谓之租头”,这是一问,租头多少,便知家有田产多少。二问家世,指其家长及祖辈世业。三问子女本身的心性言行,了解为人处事的情况。所谓“田产家世,不抵本人一臂”,关键在于男子不赌不喝,正正当当的。至于女方,有所谓“七杠八杠,不抵轿里一杠”的说法,关键在于女子品行端正,能持家计,巧于女红。嫁妆再多几杠,女子不行,也不抵事。四问母氏,俗谚“相亲查母氏”。指母教子女,是否宠爱过分,娇子惯养。当然,也问及其母的人品心地。五问技艺手能,指男女长大干些什么,务正业,还是不务正业。六问文化,一般要求会识一点字。“男女没读书,不如一头猪”,会知文识礼的,都受赞许。但是,也禁忌“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的读书人,怕“坐吃山崩”。
三查六问,这是双方家长的责任。没有查问清楚,不轻易两姓联姻的。只有查问明明白白,才能确定这桩婚姻大事是否可成。因为双方家长都不愿意偏听媒人介绍的情况,都要想方设查问对方的诸多方面表现,熟悉底细,最后,才能接受对方名字和出生年月时的帖子,准备合婚的仪式。
至今,民间婚配大事,仍少不了三查六问,即使查问的内容有所不同,也要尽家长的职责。包括男女双方恋爱的,家长也要适当查问情况,但不能干涉子女的婚恋。
(本文来源《福州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