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何天谷:盛世修志 建议启动编修《国志》
2018-03-1912-16-32来源:中国方志网

  盛世修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志书作为中国最完备的史学体例,也是中华文存中最权威的历史文献,是传承中华文明的纽带和展示当代中国风范的载体,具有存史、育人、资政作用。当前,中国历经革命、建设、改革,进入新的发展时代。2006年颁布的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使得地方志编纂有了全国性法规的保障,成果甚丰。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作为文史工作者,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何天谷,向大会提交一份建议启动编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志》(以下简称《国志》)的提案。

  何天谷认为:“在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成立70周年之际,启动编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志》,正当其时。盛世修“国志”,助力中国梦。”

  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何天谷详细解读了其提出该提案的初衷。

  在何天谷看来,编修《国志》具有重要社会意义,“我们国家即将迎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将迎来建国七十周年。需要一部全国性的志书,来反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这段奋斗历史进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去几十年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成就,都应该被纳入国家记忆、民族记忆。对于“讲实中国好故事,唱响中国好声音”,彰显中国的软实力,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等方面,都将发挥重大的推动作用。”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于1952年12月设立,据何天谷介绍,研究馆的职责包括,开展文史研究、书画创作、编辑出版文史资料、开展文化交流和统战联谊活动,发挥各领域专家在文史研究或艺术方面的专长,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巴蜀文化精神做贡献。65年来,已经聘任了多个领域内的实力专家、优秀学者馆员700多位。其中包括谢无量、陈子庄、隆莲、蒙文通之子蒙默、川剧皇后许倩云等一大批有代表性、有影响的耆年硕学之士。

  作为一个文史工作者,何天谷说,“建议启动编修《国志》,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想法,而是很多人的心愿。在我当选全国政协委员以后,地方志办公室的领导,文史馆的馆员、多位学者都提议我把这个建议形成提案,在全国政协会上提交。我跟他们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提出了修国志的理由和基本条件,多次进行了细节的推敲,形成了一份书面的提案。”

  何天谷说,启动编修《国志》的条件具备,具有高度的现实可行性,“一是中央领导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修史修志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中华优秀传统传承问题,也多次论述重视史志编纂的问题,并对学习中国历史、中共党史、共和国史作了多次讲话、批示,为新时代的编史修志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二是经过两轮修志锻造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编史修志队伍。近年来,我国在编写党史国史、编纂地方志中已集聚了一批专家级的骨干团队,无论在编纂方案制定、修志质量把握上,还是三级志书编修的组织发动、督促检查上,各级地方志办公室也已具有宏观管理、组织实施重大项目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完全能胜任国家下达的编修任务。三是有丰厚的史料基础。通过各省市区的二轮三级志书、年鉴编修,为编修一统志,共和国志形成了洋洋大观的资料基础。各社科院所、高等校科也编纂出版了大量史书志刊。这些都为当前启动编修一统志、共和国志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基础。”

  (来源: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