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百科】方志史
2018-04-0908-41-57来源:方志中国微信公众号

  方志史 方志的起源和发展。在对方志史的论述中,关于方志起源的争论最为集中,历史上有“一源”说和“多源”说。“一源”说又有《周官》(见《周礼》)、《山海经》、《禹贡》、《南阳风俗传》、《越绝书》、《吴越春秋》、《华阳国志》、《畿服经》、图经、地记等不同观点。当代学者大多支持“多源”说。研究者划分方志史分期的依据不同,有的按记述内容的演变划分,有的按体裁的变化划分,有的按朝代划分。但普遍认为方志经历了体例由雏形到日臻成熟,体裁由单一到综合,数量、种类由少到多的发展历程。方志萌芽于先秦,历经两汉、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地记、图经等多种形态,至宋代,体例基本定型,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皆备,内容综合一地历史与现状。当时出现诸如《景定建康志》、熙宁《长安志》、淳熙《新安志》、宝祐《澉水志》等一批名志。元代承接唐宋修志传统,并创修一统志,为明清时期纂修一统志创设了蓝本。明代三次编纂全国总志,两次颁布修志条例,倡导纂修方志,一时修志成风,万历《祁门县志》序记载当时呈现“凡郡国县道,靡不有志”的局面。明代方志体例更为完备,普遍设置凡例,开始探索编纂简体方志,并出现为适应军事和边防所需而撰写的边关志书。清代方志编修进入全盛时期,在修志规模、成书数量、修志理论、旧志辑录等方面都有巨大发展,除纂修各省通志和府、厅、州、县志,还纂修了大量山志、水志、寺志、书院志等专志和乡土志。民国时期在体例和笔法上承袭古代修志传统,受西学影响,也有所创新,部分志书使用章节体,融入近代科技内容,记述辛亥革命以后的社会变革,注重国计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首轮三级地方志编修工作,至2010年,全国首轮三级志书规划近6000部,绝大多数都已出版,出版部门行业志、乡镇村志、山水名胜古迹志、地情书、乡土教材、理论著述和古、近代方志整理本等累计34700余部。在纂修、整理方志成果的基础上,各地开展方志网络化、数字化建设,成为方志发展史上一个现代化标志。

  (摘自:《方志百科全书》)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