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县主要山体名
2018-05-0904-27-43来源: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全县以中低山地为主,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1000米。县境西南部山势高大,其中东湖尖海拔1681.9米,为全县最高山峰。东北部山势较缓,海拔多在600—800米。

  主要峰岭有:

  磨笄山 位于丹云乡赤岸村,山脉发自尤溪县,至赤岸突起一峰,为一邑之祖山。

  登高山 系城中主山,其最高点称“鹦峰”。

  高盖山 位于大洋乡旗杆村,高度1127米,道书称为第七福地,闽王封此山为西岳。

  小天台山 位于丹云乡,海拔1117米,山顶四周石壁陡立,顶如平台,故称天台。

  通天隔 位于城峰凤星村,离县城西10公里,海拔700米。由于山高岭陡,爬到岭顶有如通天,故名通天隔。

  展旗山 亦名报捷山,离县城东3.5公里,为邑之东障。

  锦屏山 位于梧桐乡西林村。

  石笋岐 位于盖洋乡石塘、湖头村之间,海拔1098米。

  石笋硑 位于洑口乡,与仙游、德化县交界,海拔1604米。

  东湖尖 海拔1681.9米,位于嵩口镇里洋村,是县境最高山峰。

  狮形尖 海拔1618米,位于洑口乡。

  山尾岐 海拔1564米,位于洑口乡。

  鸡冠山 位于嵩口镇赤水村,海拔1541米。

  鲤鱼上天 位于梧桐乡三富村,海拔1342米。山形如鲤鱼,头向天,故称鲤鱼上天。

  红鼻尖 海拔1027米,位于梧桐乡三富村。

  嶂 山 海拔1120米,位于长庆乡上洋村。

  莲花山 海拔1217米,位于长庆乡先峰村。

  福顶峰 海拔1169米,位于长庆乡莲峰村。

  狮形头 海拔1012米,位于东洋乡。

  老鹰尖 海拔1306米,位于嵩口镇。

  东湖山 海拔1121米,大湖山 海拔1178米,石马寨 海拔1005米,均系大洋乡的大山。

  虎头岩 海拔1035米,石鼓山 海拔1008米,方壶山 海拔1120米,均为盘谷乡的高山。

  金钟寨 海拔908米,位于霞拔乡南坪村,以山形如钟而得名。

  大帽山 海拔1237米,位于白云乡大坪村,与闽清交界。

  天池顶 位于葛岭乡巫洋村,海拔1010米。

  古崖山尾 位于塘前乡赤鲤村,海拔1000米。

  兔耳山 位于塘前乡官烈村,海拔674米。因山上有几块巨石连在一起象只玉兔,尤其两块石头酷似兔耳朵,故得名兔耳山。

  方广山 位于葛岭乡,海拔730米。

  梅岩尖 位于葛岭乡溪洋村,海拔938米。

  天池尖 位于岭路乡七斗村,海拔1084米。山顶有口水池,常年涌泉不断,故名天池。

  仙 山 海拔1119米,位于同安乡荷洋村。传说有仙居于此山,故名仙山。山上有三座山峰如笔架,故又名笔架山。

  青云山 在距永泰县城10多公里的岭路乡,因山峰平地拔起、矗立青云而得名。景区面积47平方公里,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座,最高海拔1130米。主要旅游景点有云天石廊、火烟瀑布、十八重溪石林、藤山草场、天池及状元洞、红军洞等。

  方广岩 在距永泰县24公里的葛岭山腰,是一天然石室,高20余米,宽广各10余米,岩檐水帘下垂,洞顶钟乳千姿。自葛岭至方广岩约4公里,沿途景物多奇。

  姬 岩 在永泰县白云乡西南面,距县城23公里,主峰大帽山海拔1237米。据《福建通志》载,五代时,闽王王审知的爱妃葬在这里,故名;又传仙人炼丹于此,丹成,有五鸡飞来守护,又名“鸡岩”。方圆10多里,有罗汉岩、普陀岩、雷霹洞、龙都津、观音岩和姬岩寺等景点60多处。姬岩寺始建于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7年),明万历八年(1580年)重建。多用花梨木构建,现存建筑有大宝殿、藏经阁、香积堂、仙君府和梦亭等。

  名山室 在永泰县大洋镇旗杆村高盖山,山上有多个石洞,分东、西二室,西室可容纳几百人,室内右侧的陡峭崖壁上,有一古代石崖雕凿,高约2米,宽10余米。现存摩崖雕像,属于原“华严之圣”像毁坏之后,重新整理雕凿的造像,包括“萨垂那太子舍身饲虎”、“太子宣言”、“鹿野苑说法”、“天人赞鹤”、“石佛浮江”等。1991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