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般若寺,又名文殊般若院,在福州东郊东山之麓,距榴花洞约1公里。
宋《三山志》记载:文殊般若院,唐景龙四年(710年)建,会昌年间废,大中间复建。咸通年间赐额,因匠人塑文殊之异故名。清《榕城考古略》载:文殊般若寺“成化七年重建。嘉靖中,郡人倪祖废为墓。寺后有山,旧产金沙”。
寺坐西向东,原占地590平方米。现仅存一间小佛堂及胸围分别为4.8米、7.9米的两棵古榕。佛堂为土木结构,面宽5.45米,进深13.7米,造型简朴,疑为清末民国初重建。
明徐火勃《文殊废寺》形象地描绘了文殊般若寺在唐朝的盛况和明朝时期的衰败景像:
宝刹庄严盛故唐,给孤园路变坟庄。
炉抛前垅荒祠座,钟徙他山别院梁。
供佛有田豪主得,挂飘无地老僧亡。
村南村北累累冢,几个孙曾哭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