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昼夜相平分
2018-05-1610-26-16来源: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春分,在阳历3月21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0°(春分点)时开始。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福州民间谚语:“春分春分,昼夜平分。”这是春分节气的特征。早在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即述及:“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天文学规定,春分标志北半球春季的开始,这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农田越冬作物返青。福州郊外麦田挺秀,豆菽扬花,秧苗萌芽,正是绿满阡陌的时光。

  从福州的农务而言,春分是春耕的大忙时节,男女老少,都要外出耘田、耙地、下肥、蓄水,为插秧做充分准备。有的地方插秧赶进度,田间一片繁忙。老少忙送茶水和点心,甚至在田头吃午饭,要把成片的稻田都插上秧苗。如果进度不一,先插的秧,和后插的秧不是同个时间,长势不一,就会影响收成。一般同一丘田地要在同一时间插秧、不能误时隔日。插秧劳力不足,多相互换工,也有亲戚赶来帮助,赶时插完秧。

  春分时节,有些地方磨浆蒸糕,先要发酵,后入笼蒸。糕的形式,可蒸一笼,冷却后刀切成棱形的;也可将浆置于小碗、大盏内蒸成碗糕、盏糕。制作精巧的,糕面撒了些黑芝麻,或红枣屑,形式美观。盏糕要炊得绽开“顶花”。如果发酵不适,就会蒸得太实、太硬、不松软,甚至有酸味。这是农家节俗的食品,至今仍有制作。

  (本文摘自《福州习俗》)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