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县委党史研究室牵头陶铸文朱旧居修复重建工作
2018-05-1602-40-00来源:

    5月10日上午,由连江县委党史研究室牵头县老建办、老促会、丹阳镇党委政府及文朱村负责人,并邀请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县老促会名誉会长陈高书,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老促会名誉会长林则佃,县志办原主任、《连江县志》主编张平官,《连江县志》副主编潘伯农、县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连江革命史》主编吴用耕等一行深入丹阳镇文朱村调研陶铸旧居修复重建工作。

    陶铸(1908年—1969年),原名陶际华,号剑寒,湖南省祁阳人。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军队卓越的政治工作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他一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人民群众熟悉和爱戴的共和国开国元勋。

    1932年12月,时任中共福建省委军事部长、福州中心市委书记的陶铸同志在连江地下党员的掩护下护送至丹阳山区文朱,视察闽东工农游击十三支队根据地并在文朱张家大厝主持召开中共连江县委扩大会议,作出“把游击根据地从连江高原向罗源山区发展,同时秘密扩大党团组织工作”的决议。时值深冬,陶铸同志在杨而菖等陪同下检查工事后,看到文朱鼓头山瑞雪飘洒,兴致勃勃地即景赋诗(七绝)三首,其一为“夜冷风寒热血浮,未除蒋贼恨难酬,随游山顶观飞雪,待看赤旗遍九洲”,表达了对革命必胜信念和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概,并将诗句用木炭写于墙壁上,老区群众称为“木炭诗”。

    此次要修复重建的是陶铸同志在文朱连罗游击根据地巡视期间所住的一处宅院,这处宅院于1935年1月被“围剿”苏区的国民党军队焚毁。原则上在原址原貌修复重建。该屋原为清末建筑,小四㮼三,土墙黑瓦,进深一间半,面积约60至70平方米。重建后挂牌并展陈陶铸同志在文朱指导革命的光辉事迹,打造成为连江县又一处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供各级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及游客参观瞻仰。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