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怡
城西怡山西禅寺
城北雪峰崇圣寺
城东鼓山涌泉寺
城北瑞峰林阳寺
北岭象峰崇福寺
福州旧时素有“五大丛林”之称,指的是:城西怡山西禅寺、城北雪峰崇圣寺、城东鼓山涌泉寺、城北瑞峰林阳寺、北岭象峰崇福寺。
怡山只是一座小山丘,又叫城山或云山。南朝梁时,道士王霸在此炼丹。唐贞元年间建有道观冲虚观,后废。唐咸通七年(866年),福建观察使李景温礼请在湖南沩山的闽人大安禅师回到福州。大安(793年—883年)又称懒安,是闽籍高僧百丈怀海的高足,属禅宗南岳系。大安禅师在怡山新建禅院,并住持寺院长达20多年,“大化闽城二十余载”,寺院“尝有千僧”。
此后西禅寺屡有废兴,清光绪年间临济宗闽僧微妙禅师重兴该寺。1941年福州沦陷,日军撤离福州时狂轰滥炸西禅寺,寺内中弹6枚,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方丈室、念佛堂等都被敌炮炸毁,后由证亮、梵辉等禅师修复。
今寺庙大门刻有清人周莲的联句:“荔树四朝传宋代,钟声千古响唐音。”西禅寺种于唐宋存活至今的荔枝树及其所产荔枝在文坛久负盛名,20世纪30年代,著名作家郁达夫作诗《西禅啖荔》,“陈紫方红供大嚼,此行真为荔枝来”;1981年2月,当时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首次访谒西禅寺,赠诗西禅寺方丈梵辉:“百柱堂空观劫后,千年象教话当时。禅师会得西来意,引向庭前看荔枝。”
雪峰山原名象骨峰,因“山顶暑月犹有积雪”,被王审知称为“雪峰”。唐咸通十一年(870年),禅宗青原系高僧、泉州南安人义存禅师(822年—908年)住持创建此寺,其间枯木庵至今犹存。当时天下僧侣争慕义存法席,该寺僧徒常年不减千余人,培养了众多的名僧。1928年,圆瑛法师曾住持该寺。
城东鼓山涌泉寺创建于五代梁天平二年(908年),王审知父子延请义存的高足神晏禅师住持鼓山30多年,“号国师馆,徒千百”。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御赐题额“鼓山白云峰涌泉禅院”。
鼓山绝顶海拔969米,上有朱熹手书“天风海涛”四个字的摩崖石刻。作为闽中佛门圣地,宋朝显宦名士多有登临此山者,如李纲、蔡襄、程师孟、赵汝愚、朱熹、张元幹等,朱熹的“天风海涛”四个字就出自宋王室赵子直(汝愚)的诗歌:“几年奔走厌尘埃,此日登临亦快哉。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故人契阔情何厚,禅客飘零事已非。堪叹人生祗如此,危栏独倚更裴回。”
明末清初,鼓山法席兴盛,成为当时中国曹洞宗的主要道场之一。1929年,临济宗妙莲法师的高足虚云法师从马来亚回到福州住持鼓山,整顿寺规,恢复禅堂规制,并创办了“鼓山佛学院”。1929年4月,弘一法师途经福州,游涌泉寺,发现了孤本《华严疏论纂要》和其他善本经论经版。涌泉寺的刻经藏版与和尚血经闻名于世。“文革”中,周恩来总理下令设法保住了这些文物。1937年,圆瑛法师曾来鼓山住持该寺。
城北瑞峰林阳寺,又称林洋寺。五代晋天福元年(936年)由雪峰义存的再传弟子志端创建,屡有兴废,清末仿鼓山涌泉寺布局重修。1931年,圆瑛法师一度住持该寺。
北岭象峰崇福寺始建于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是日本长崎崇福寺的祖庭。
除这“五大丛林”外,还有城东金鸡山地藏寺,始建于南朝梁大通元年(527年),明清成为停棺之所。清末戊戌变法失败,“戊戌六君子”之一、福州人林旭也停柩于此。上述六大名寺在1987年都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
(来源:福建日报 2018.6.11 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