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国志》 常璩撰。约东晋永和十一年(355)前撰成。原名《华阳国记》。记载范围为晋代梁、益、宁三州,相当于四川、陕西汉中及云南部分地区。因该地区为《禹贡》所记梁州,且有“华阳黑水惟梁州”一语,故以“华阳”命名。全志12卷,约11万余字。篇目依次为巴志,汉中志,蜀志,南中志,公孙述、刘二牧(刘焉、刘璋)志,刘先主(备)志,刘后主(禅)志,大同(指晋统一)志,李特、(李)雄、(李)期、(李)寿、(李)势志,先贤士女总赞,后贤志,序志。所述始于远古,止于永和三年。该志横排门类,纵记古今,将地理、历史、人物三者相结合。记述4世纪以前以益州为中心的中国西南地区的历史与地理,包含政治经济、郡县沿革、古代氏族等重要史料,如古代巴国、蜀国的历史与传说,及秦统一巴蜀的过程,古蜀国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等几代蜀王的故事,诸葛亮征南中的经过,李冰在蜀中兴修水利,各地农业生产情况,矿产、盐井、临邛火井和其他物产,30余个少数民族或部落的名称、分布、历史、传说、风俗等。先贤、后贤志及仕女目录等收录西汉至东晋益、梁、宁三州人物近400人,所载人物有简单目录,包括姓名、任官、籍贯等内容,每人名前有品题,如高尚、德行、至孝、雅望等。在序志中驳斥世俗间关于蜀国历史的种种虚妄之说。常璩对蜀事见闻真切,对巴蜀地理、风俗、人物和少数民族情况汇述详细,后世编修云南、四川志书者,均以此为据。全书从体例到内容,与后世方志相类似。存世刻本有明嘉靖张佳胤本、嘉靖刘大昌本、明天启李一公本、吴琯校刊《古今逸史》本、清嘉庆廖寅校刊本、清乾隆《函海》本、“汉魏丛书”本、“龙溪精舍丛书”本等,还有明愚忠堂抄本、“山水源头”抄本等抄本,较通行的是“四部丛刊”影印乌程刘氏嘉业堂藏明钱叔宝抄本。国家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重庆图书馆、西南大学图书馆有藏。另有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刘琳《华阳国志校补注》等。①常璩(约291—361)。字道将。蜀郡江原(四川崇州)人。初归附成汉李雄,撰有《梁益宁三州地志》《蜀汉书》。李势时期,官至散骑常侍。东晋永和三年桓温灭李势,任命常璩为参事,随至建康。因东晋朝廷重中原故族,轻蜀人,常璩受歧视,遂怀愤裒削旧作,改写成《华阳国志》。另有《汉之书》10卷,已佚,见于《隋书·经籍志》。②《华阳国志》与方志关系争议。历代认为方志源于《华阳国志》者较多,如傅振伦认为“《越绝》《华阳》二书,皆为方志之类……自古志逸,而此遂为地方志之所自昉”。来新夏认为该书是“最早四川省通志,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以‘志’为名的方志”。谭其骧、黄苇等学者持反对意见。
(摘自:《方志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