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修志 唐代传世方志有图经和据图经汇纂而成的地理总志。唐代与域外往来频繁,还修纂有记述唐疆域外的地志。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收录唐志约80部,著者可考者约60部。
唐代图经唐袭隋例,实行图经的定期编修制度。设专门的官吏管理。建中元年(780),朝廷规定各州的图经每三年一送。后改为五年一造送,如州县有创造及山河改移,即不在五年之限。《新唐书·百官志》中有图经五年一修的记载。据唐代全国区域志《元和郡县图志》等书引录,唐代州县图经有《润州图经》《夷陵图经》《茶陵图经》《岳州图经》《邵阳图经》《湘阴图经》《汉阳图经》《夔州图经》等十几种。清陈运溶(见“麓山精舍丛书”)辑《荆湖图经》中,“唐人所撰”者有《长沙图经》《衡州图经》《衡山图经》《道州图经》《朗州图经》《澧州图经》等。唐代图经大都散佚,20世纪初,在敦煌藏经洞中发现实物残卷(见敦煌遗书)。
唐代地记唐代最早纂成的地理总志是《括地志》。唐玄宗时,有《开元十道要略》《天宝初年地志》等总志修成。此后编修的总志还有《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40卷、《贞元十道录》4卷、《郡国志》2卷、《域中郡国山川图经》1卷、《诸道山河地名要略》9卷、《十道四蕃志》10卷、《两京新记》、《岭表录异》等。《贞元十道录》《诸道山河地名要略》有敦煌发现的残卷。存世较完整的唐代地理总志是李吉甫纂著的《元和郡县图志》,是典型的图、志兼括之体。宋《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及元明清一统志,从体例考察,均是《元和郡县图志》的继承和发展。唐高宗时,遣使前往康国(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北)、吐火罗(阿富汗),访其风俗、地产并绘制成地图,由史官许敬宗编纂成《西域国志》60卷。唐代地记为宋代修志奠定了基础。后世有学者认为日本的风土记也受到唐代地记的影响。
(摘自:《方志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