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画是福建综合绘画与漆器艺术于一体的一个崭新画种。若论中国漆画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前传说中帝舜时期的“伐木流漆制为食器”。从今天所见到的战国到西汉墓葬出土的漆器和棺槨上莫不有漆画。但是作为独立于我国绘画艺术之林而被世人所瞩目的画种,那才是近几十年的事。漆画是利用生漆作为主要的绘画原料,并配合以寿山石、蛋壳、金银、锡片、螺钿、铝粉和树皮铜钱、砂等作为镶贴材料,拼成图形,再罩上生漆,然后通过细心的研磨,显现出漆画的特有艺术效果。这些综合了造型、镶嵌、晕洒、搭色、雕镂、磨研等绘画和漆艺的技法而成的画种,似国画、似版画、似油画,但又兼有三者艺术之妙。漆画可以兼容并收多种多样的绘画艺术的风格流派,又能突破中西绘画颜料的局限,每幅作品在光可鉴人的漆色之下往往金碧辉煌、而又深沉古朴,兼有民间艺术的深厚气息,给人以扑朔迷离、变幻莫测的艺术效果。
近几十年来漆画风靡全省全国,福州一地更是名家辈出,新秀蜂起,风格竞新,其中福州脱胎漆器研究所副所长郑益坤同志的早期作品《金鱼盘》,曾被美学理论家王朝闻用幽默语言誉为“气死猫”。1978年他再创作了《碧水鱼乐》,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誉满京华,人民画报等多种报刊杂志广为介绍。他所作的金鱼竟和真的鱼一样或浅或深地翔游在水底,闪泛着鳞光,“金鱼坤”也成为他的雅号了。为了迎接全国漆画展览,新近他又创作了一幅采用螺钿镶嵌的《蝴蝶兰》,一丛璀璨夺目的花朵,天趣弥流,蓝的叶片则用填彩加晕洒铝粉等技法来表现,有如月下观花的朦胧之妙,被评为省三届漆画展优秀作品之一。他的作品多以写实乱真见长。还有一大批以各种风格饮誉艺坛的名家大师,如郑修钤的《渔舟唱晚》和《故乡》,王和举的《老子出关》和《达摩》,吴川的《雾》和《闽南女》等,都是在全国得奖中的佼佼者。(施宝霖)
(本文摘自《八闽掌故大全物产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