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历史同行——“方志之夜”文艺晚会
2018-08-0106-12-44来源:人民网

1718788526636363.jpg

1718788549246690.jpg

1718788702876484.jpg

序:地有方志

1.jpg

“国有史,郡有志,家有谱。”

地方志编修绵延千载、薪火相传。

自西周“邦国之志”“四方之志”,开启修志先河,

春秋《禹贡》《山海经》等应运而生。

秦汉“计书”、魏晋“地记”、唐宋“图经”,层出不穷。

宋以降,天下郡县莫不有志。

一统志、通志、府州县志、村镇志、

山川志、书院志、寺观志、井场志等,各领风骚。

数千年传承,数千年积淀,

组成了精彩纷呈的地方志画卷,

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方志文化。

散文诗:《先人与我们同行》

2.jpg

方志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一代代先人的智慧经过历史的沉淀,留下浩如烟海的地方志典籍,构筑起了中华优秀文化的智慧宝库,是中华文明特有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先辈们为我们创造了如此众多的文化硕果,给我们留下了如此丰厚的精神馈赠。有了他们,五千年中华文明长河没有断流;有了他们,我们有了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的文化自信。

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要从历史中挖掘智慧的宝藏,从前人那里汲取经验和教训,时刻与先人同行,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舞剧《丝海梦寻》选段:《集市》

3.jpg

茶,是福建的一张靓丽名片。福建产茶历史悠久,茶叶品类众多,产区分布广泛。明代《八闽通志》记载,福州府、建宁府、泉州府、延平府、邵武府皆有茶。

漆艺,是福建的另一张文化名片。早在宋以前,福建人就已发现大漆之美。进入宋代,福州漆器制作更具规模。宋《三山志》记载,宋熙宁元年至熙宁十年,官府在福州所设的都作院,就内设漆作。清代,福建髹漆巨匠沈绍安的脱胎漆器创新成功。至此,福建脱胎漆器扬名世界。

茶叶、漆器和丝绸一道,共同构成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符号”。

南音:《凤求凰》

4.jpg

南音,古称弦管。《晋书?乐志》记载:“凡此诸曲,始皆徒歌,既而被之弦管。”弦管原为中原雅乐。永嘉之后,随中原先民南渡,孕育了泉州南音。南音是目前中国流传下来的四大古乐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珍贵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明末清初,南音随闽南移民漂洋过海传入台湾。据乾隆《台湾府志》记载,康熙年间,南音就在台湾盛行了。随后,逐渐在东南亚国家传唱,成为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

南音新作《凤求凰》演绎的是西汉时期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动人爱情故事,古朴优雅,动人心弦。

儿童歌舞:《小小读书郎》

5.jpg

家训家规是中华民族敦亲睦族的精神密码,它流布于民间百姓中,口耳相传,在传统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最实在、最广泛的,所产生的影响是其他很多典籍所无法企及的。

家风重在家教,家教贵在养成。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舞蹈:《坊巷烛红》

6.jpg

福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三坊七巷”是福州历史的见证。三坊七巷自形成便是达官显贵、文士名流的聚居地。宋梁克家《三山志》记载:“旧黄巷,永嘉南渡,黄氏已居此。”

三坊七巷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民国建筑有200多座,基本保留了唐宋的坊巷格局,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中国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明清以来,三坊七巷更是人文荟萃、群星璀璨,走出了林则徐、严复、林觉民、冰心等100多位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现代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可谓“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

坊巷的历史,随着岁月斗转星移;坊巷里的人物,却从来不曾因为历史的变迁而淡出人们的视野。正所谓,闽都风流还看坊巷春秋。

芗剧(歌仔戏):《邵江海》选段

7.jpg

歌仔戏,又称芗剧。据《福建省志》《台湾通志》《宜兰县志》记载,明朝天启年间,随着移民的播迁,漳州锦歌、车鼓、竹马戏等传入台湾,发展为歌仔戏。上个世纪20年代左右,由于闽台两地信俗文化交流的关系,歌仔戏从台湾回到厦门生根、开花,进而在芗江流域一带流行,因而又得名“芗剧”。

由于歌仔戏和芗剧同源,因此,人们称它们为“同根共土并蒂花”。歌仔戏《邵江海》讲述的就是海峡两岸民间艺术家共同抚育歌仔戏(芗剧)的动人故事。

舞蹈《畲山欢歌》选自舞剧《山哈魂》

8.jpg

畲族是福建最主要的世居少数民族,福建的畲族人口数量占中国畲族人口的一半以上。《临汀汇考》记载:“唐时初置汀州,徙内地民居之,而本土之苗仍杂处其间,今人呼曰畲客。”

“畲客”就是畲族先民,早期主要居住在戴云山脉、九龙江以西的闽西南区域。明清时期,畲族先民逐渐由闽西南向闽东北迁徙,最后落脚闽东。清光绪十年《福安县志》是目前已知的记载畲族村庄最多、最完整的清代地方志书,其中记载了二都至三十六都 208个畲族村庄的村名。

“歌是山哈传家宝,千古万年世上轮”,畲家人以歌为言,传承根脉,吟唱生活,谱写人生,他们用聪明才智缔造出独特而灿烂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在我国东南沿海的文明史中有着极其辉煌而为世人瞩目的专章。

舞蹈《丝海梦寻》选段:《盼》

9.jpg

泉州,古称刺桐。万历《泉州府志》记载,宋元祐初,泉州置提举市舶司,掌番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物。当时闻名于世的刺桐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是泉州海上交通繁荣景象的真实写照。

大型舞剧《丝海梦寻》讲述的是发生在八百年前福建泉州刺桐港一家两代水手的远航之梦,以及其间所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展现了中外商贸文化交流的一段辉煌的历史。

歌曲:《蓝色牧场》选自《山海的交响》

10.jpg

“闽在海中”。福建是海洋大省,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广袤的海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

千百年来,福建先民深耕大海、扬帆远航,创造了延绵不息的海洋文明。这种带有浓厚闽文化特色的海洋文明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今天,我们将统筹陆海,满载希望驶向深蓝,在迈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征程中再创辉煌。

男声四重唱:《我们从古田再出发》

11.jpg

峥嵘岁月,不惧风雨。从没有军队,到建立军队,再到党领导新型人民军队,先辈们探索革命道路筚路蓝缕,艰辛奋斗。据新修《上杭县志》记载,2014年10月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古田召开,在参观会议旧址时,习总书记要求大家深入思考我们当初从哪里出发的、为什么出发的,接受思想洗礼,以利于更好前进。总书记的话语言犹在耳,意蕴深长。

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就让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时刻铭记光辉灿烂的革命历史,传承用先辈们的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优良传统,从古田再出发!

尾声 歌曲:《中国梦》

12.jpg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就让我们以先辈为榜样,与历史同行,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着实现“中国梦”,为着建设新福建,修志问道,直笔著史,为时代留下印记,为历史留下见证。

1718845223620695.jpg

1.jpg

南音《凤求凰》

2.jpg

舞蹈《坊巷烛红》

3.jpg

歌仔戏《邵江海》选段

4.jpg

舞蹈《畲山欢歌》

5.jpg

歌舞《小小读书郎》

6.jpg

《丝海梦寻》选段《盼》

7.jpg

歌曲《蓝色牧场》

8.jpg

舞蹈《水墨书韵》

9.jpg

《丝海梦寻》选段《集市》

10.jpg

朗诵《如梦令·元旦》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