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修志特点 明代志书有多种类型,包括全国一统志、各省通志、府州志、县志、乡镇志及各类专志等。内容、志体、对资料的运用、修纂方法技巧均已臻于成熟。内容包括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科技、社会生活、名胜古迹、人物、少数民族、自然灾害等,涵盖了当时自然与社会的各个方面。一些修志者开始将史家的褒贬笔法运用到人物传中,如正德《武功县志》、唐胄的正德《琼台志》、柳瑛的成化《中都志》均善恶并书。志体有繁体、简体、通纪体、断代体等类型,以繁体、通纪体较多。还出现纪事本末体,多见于简志,如正德《武功县志》、正德《朝邑县志》。明志保存了许多珍贵资料,如嘉靖《寿州志》记淮南第一桥,隆庆《潮阳县志》记载广东沿海人民抗儒斗争和海上贸易情况,嘉靖《钦州志》记载当地潮汐的情况。江苏的一些方志记载了当地名产、特产(如米花糖、饴枝糖)的生产过程。志书体例方面,大多按照建置沿革、分野、疆域、城池、山川、坊郭镇市、土产、贡赋、风俗、户口、学校、军卫、郡县廨舍、寺观、祠庵、津梁、古迹、人物、艺文等门类谋篇布局。采用纲目式二级分类或三级分目的志书日益增多,单列门目的志书渐次减少。明志常有炫奇之作,有“全书编年为主,作一篇文字而不分门类者”,如黄克升的嘉靖《长光县志》、颜木的万历《随志》等,其中万历《随志》不仅编年系事,而且自问自答;有的志书以州县别为卷次,卷中另分门类,如闻人诠修、陈沂纂嘉靖《南畿志》。资料运用方面,明志多注重掌故、广采文献,引用原始档案较多,收有不少图谱,尤其是地图资料。
(摘自:《方志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