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家迎亲和接亲
2018-09-1011-03-50来源: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结婚喜日,如果新娘要坐花轿的,男家备轿及迎亲的仗仪队,要在前夜太阳落山前,就抵达女家。翌日,新娘上轿之后,浩浩荡荡地迳向原路返回,不得改变路路线,以示来去走的一条路。女家组织一批小字辈,高举火把送行。有的男家距离远,花轿要经过若干偏僻山岭地段,女家还要选抽一些应变力强而又善于拳术的亲族丁壮护送。俟男家派出的接亲队伍相逢,便组合一队回村。

  男家迎亲队伍,主要是以花轿为中心。前头高照灯笼,扬旗鸣锣,配有一支金鼓吹乐队,后头有挑花担、礼担和彩担的。媒人引路。接亲的队伍,由村族大高照、祖宗衔头灯笼和金字牌板组成,配有一支锣鼓队,也有“十番伬”队。高照灯笼是大圆的伞灯,红字白质。如长乐上李村李姓的,上书“莲峰李”“状元及第”;“莲峰李”“喜气盈门”。一般是灯笼杠钩着,手提的。大高照“陇西李”“三元及第”;“陇西李”“李×联姻”。一般是灯笼杠穿的,肩扛的。上李村是居在莲峰山下,祖先是明代永乐状元李骐。而莲峰李姓,源自陇西。李骐是明代永乐解元、会元和状元,世称“连中三元”。至于“李×联姻”,指新郎和新娘的姓氏,表以喜日是李家男子和×家女子结婚。

  接亲队和迎亲队相逢路上,要以鞭炮爆响;沿途也放,到了男家入村时,更是大放鞭炮。女家的火把和护送丁壮,在接亲队与迎亲队组合时,便回头返家。

  这是旧式的婚俗,现已革新,不坐花轿,简化形式。没有这么铺张了。

  (本文摘自《福州习俗》)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