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探访福清少林村:柯树林里荡秋千 一汪池塘泛碧波
池塘边,农家乐备着桌椅、炊具,还提供住宿服务。
福州新闻网5月9日讯(记者 邱陵)连绵青山环抱,清澈的溪流顺着山谷注入下游,一汪池塘泛着碧波,遮天蔽日的柯树林下安置了众多野趣横生的秋千……这是记者9日探访福清市东张镇少林村所见,近年来,这个依山傍水的村庄借力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实现了村容村貌的华丽蝶变。
少林村地处东张镇西部,因福清南少林寺等人文景观而闻名。村主任李春冰告诉记者,该村有200多户人家,自2015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2018年被列入美丽乡村提升计划,今年4月底,还在全市美丽乡村建设专题培训班上向150多名基层人员作经验分享。
行走在平坦整洁的村道上,记者见到,每隔百米左右,就有一个垃圾桶供村民使用,不少村民家门口的菜圃被收拾得十分规整,里面种满了各种时鲜的蔬菜,还在村中一片空地上配备了健身器材和篮球场,整个村庄显得井然有序。在景观花木的选择上,有别于城市,多以金针花、野蓝莓、野枒椿、野山芋等乡土种类为主,营造出别样的乡村气息。
再往村子深处走,有一处大约一亩见方的池塘,一座观景平台跨过水面;池塘边上是农家乐,两层粉刷一新的楼房,院子里的大树枝叶繁茂,颇具农家特色的凉亭里桌椅、灶具一应俱全,等待着来访的游客。
李春冰说,从三格化粪池排出来的污水,经过污水管网,排到氧化池,再沉淀,处理过的水注入池塘再纳污,最后排到农田灌溉农作物。“池塘刚刚建成不久,既可以低位纳污,也可以农业灌溉,还可以建景观台,供村民休闲娱乐。”
据介绍,此前村里的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恶臭熏天,村民们苦不堪言。2018年5月起,村里大力开展清沟清渠行动,建设池塘,对全村污水进行统一收集处理后,水变清澈,村民们的幸福感也日渐提升。
少林村入口均采用乡土材料布置而成。
农家乐负责人吴仕祥看中少林村的生态环境,2017年从外地来此投资建设,目前除了提供餐饮、住宿服务外,还承包了后山的林地,经营橙子等水果的采摘。“今年五一假期,每天都有很多市民游客自驾过来,最多的时候,一天有2000多人。”吴仕祥认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后,村里生活环境改善了,村民生活更加舒心,更吸引了像他这样的创业者落地乡村发展,带来了客流,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少林村最大的生态优势是参天古树众多,其中柯树占到三分之二,成片高大挺拔的柯树林别有韵味,村里“脑洞”大开,将几十个秋千“架”在柯树的枝干上,打造了一个独特的秋千公园。“每逢节假日,这里就成了亲子游的胜地,停满了车辆。”李春冰说。
“我们将结合辖区内福清市南少林、五枚师太遗址、南少林旧遗址、南少林文物馆等历史人文景观,梳理和开发少林文化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李春冰透露,目前村里已委托专业机构规划旅游线路,完善和提升辖区内的景观节点配套设施,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记者从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2019年,全市计划新建设300个美丽乡村,再提升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另从再提升100个村庄中遴选出20个村,由县(市)区主要领导挂钩负责,打造成市级精品示范村。
2019年度400个美丽乡村创建村,计划投资10.39亿元,截至 3月底,累计完成投资1.83亿元,占年度投资比例的17.61%。污水有效治理方面,累计完成污水有效处理1499户,其中,新建改造三格式化粪池1255户,纳管处理244户;垃圾有效处理方面,累计清理陈年垃圾1.56万吨,配置户用干湿垃圾桶85485对,聘用保洁员1092名;规范农房建设方面,完成整治裸房105栋,其中示范房47栋;实施厕所革命方面,拆除旱厕1083座,新建、改造卫生水厕32座。
据了解,下一步,将把20个市级精品示范村作为工作重点,在提升规划设计、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在政策、资金、业务指导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力争打造一批示范典型,并总结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每逢节假日,柯树林下秋千公园成为亲子游的胜地。
村内生活区的溪流水质清澈。
借问“桃源”何处寻 少林村中有秘境 福清少林村挖掘少林文化和生态环境资源,布局乡村振兴
山里的天气就像小孩的脾气,一阵雨一阵晴地将少林村笼罩在雾气中,也让人对“少林”二字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位于福清市东张镇的少林村是福清南少林寺所在地,借力美丽乡村建设,它已声名远播,每个周末和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
青山环绕下有片“桃花源”
昨日,记者初入少林村,就被一片紫色花海所吸引,蜂舞蝶浪的景致给绿色丛林增添了不少生机。
步行入村,在平坦整洁的村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垃圾桶供村民使用。不少村民家门口的菜圃收拾得十分整齐,里面种满了时鲜蔬菜。村道两侧的花木在城市中不常见,金针花、野蓝莓、野枒椿、野山芋等具有乡土气息的植物,给来访者一种新鲜感。村中有一片空地安装了健身器材,还建了篮球场。整个村庄显得井然有序。
“村里有200多户人家,少林村2015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2018年被列入美丽乡村提升计划,乡村振兴走上了‘快车道’。”少林村村主任李春冰告诉记者,2015年是少林村发展轨迹的转折点,在此之前,村里不仅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而且人口外流严重,常年见不到几张陌生面孔。美丽乡村提升计划实施之后,修村道、纳污水、发展产业,该村不仅村容村貌彻底改观,人口也开始回流。
李春冰指着一口一亩见方的池塘说,这是村内污水的集中处。它即可以低位纳污,也可以用于农业灌溉,还可以建景观台,供村民休闲娱乐。这改变了此前村里的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恶臭熏天的情况。
垃圾不再随手扔,污水有了安置处,农田肥沃孕育生机……少林村村民们的幸福感日渐提升。
借力少林文化开发旅游资源
少林村最大的生态优势是参天古树众多,其中柯树占三分之二,成片的柯树高大挺拔,别有韵味。这种坚实厚重的树旁搭建了许多秋千,每逢节假日“秋千林”就成了家庭出游的好去处。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少林村产业布局的前奏已经响起。作为外来人的吴仕祥,从2017年开始来此投资建设,目前除了提供餐饮、住宿服务外,还承包了后山的林地,经营橙子等水果的采摘业务。
吴仕祥认为,少林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后,生活环境改善了,村民更加舒心,也更吸引了像他这样的创业者落地发展。有了客流,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吴仕祥经营的“山庄”日游客接待量达到约2000人。“我看好这里的未来,接下来还会加大投资,计划新增马场、赛车道等。”吴仕祥说。
“少林村距离宏路高速路口不到20公里,有着交通优势,我们将在生态景观资源的挖掘上下功夫,打造和城市生活完全不同的差异化休闲娱乐。”李春冰说,“我们将结合辖区内福清南少林寺、五枚师太遗址、南少林旧遗址、南少林文物馆等历史人文景观,梳理和开发少林文化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
李春冰透露,目前村里已委托专业机构规划旅游线路,完善和提升辖区内的景观节点配套设施,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记者从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2019年,全市计划新建300个美丽乡村,再提升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年度计划投资10.39亿元,截至4月底,累计完成投资2.98亿元,占比28.63%,达到年度序时进度;各创建村的村庄整治规划和年度建设项目均已确定,环境整治类项目已全面启动,并完成第一轮村庄卫生清理,工程建设类项目已在紧张准备,开展前期工作。下一步,市县两级将从年度创建村中遴选出20个村,由县(市)区主要领导挂钩负责,作为市级精品示范村进行重点打造,在提升规划设计、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在政策、资金、业务指导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力争打造一批示范典型,并总结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