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忌落他人屋
2019-06-0409-35-36来源: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图片.png

为什么民间习俗忌把风筝掉落在他人的屋顶上呢?

先从风筝说起,福州俗称风筝叫“纸鸢”。明人陈沂的《询萏录》诠释《风筝》,述及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初,五代汉李业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作声,如筝鸣,俗呼风筝。”可知先称“纸鸢”,而后“以竹为笛”,才俗呼风筝。福州沿海,四季有风,放风筝成为民间的一种娱乐体育活动的项目,可以独放,也可群放,其中不乏有比试高低的竞赛,引人观赏。不过,阳春三月上巳日前后,放风筝含有把污秽的晦气和倒霉的恶运放掉,作为民俗的一项活动,人们寄托随风升高而放掉各种陈物旧运的情思,成为家家都要参与的民俗活动之一。重九时节,人们登高,也有放风筝的场面,也有追求升高和排放晦气的意思。这是福州独特的秋季放风筝的习俗,大庙山的登高石和放风筝,最为引人入胜。

也许,放风筝含有放掉人们的恶运和晦气的习俗,就要把风筝离开民居密集的地方放,生怕放风筝掉落别人屋顶上,被人责怪。因为,谁都不喜欢这放掉晦气,放掉恶运的风筝落到人家的屋顶上,也即称“落人头上”。所以,放风筝多选野外,大庙山是临江的登高处,成为全城放风筝很好的地方,即使风筝断线,也多落入闽江流走,不会发生落在他人屋顶的讨嫌现象。

(本文摘自:《福州习俗》)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