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流花溪,是福州仓山区南台岛上的一条河。
南台岛西北端有一座山,称飞凤山,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因神话中的百鸟之王凤凰栖息至此而得名。飞凤山麓,福建母亲河闽江支流乌龙江穿越而过,衍生出了流花溪。
当年飞凤凌空盘旋恩泽过的那些村落,就是老福州们至今记忆犹新、耳熟能详的凤岗里,老建新,新金山。
飞凤山麓,大唐期间便见人迹人烟。如今还有凤冠、凤翅、凤泽、飞凤桥、飞凤湖等与凤有关的遗名遗迹。明代诗人谢肇淛赋诗《凤凰岗》描绘:“橘园洲上露如霜,江树江烟望渺茫。布谷声声春雨后,荔枝十里凤凰岗。”沧海桑田,橘园洲曾是一块水中洲地,渺无人迹,种满福橘树,成为橘洲。布谷春雨、江树江烟、桔园荔枝……好一幅江山胜景图。
近年飞凤山配套建起了奥体公园,设立了飞凤桥等景点。如今驻足山麓,仰望飞凤山,整座山峦虽海拔不高,但知名度不低,形似展翅欲飞的凤凰;登临飞凤山腰飞凤桥远眺,可见乌龙江全景,烟波浩渺。
二
流花溪历史上很美,但初时只是乌龙江上的一段古水道,名不见经传,没有明显的河界,只有大致的方位,为传说中凤凰垂爱过的河流,具有远古美,传奇美,朦胧美。
流花溪提法,最早见之于前些年老建新、新金山社区建起的金山公园,谓之为该公园的一段水域。于是从此,流花溪则一头连接金山公园,一头通向乌龙江水。近年乌龙江上首条市政道路桥浦上大桥建成,一桥飞架,将其分成南北两段,西北始于浦上大桥桥址,东南止于湾边水闸。2016年末仓山区政府公告,正式将浦上路至湾边水闸定名为流花溪。
纵观流花溪之名,起码拥有两条:一是美丽漂亮,二是有花可赏可流。且赋予落花有意、流水有情的自然人文意境。
三
20世纪末21世纪初,为了福州古树名木普查和首届榕树节评选十大古榕名榕,我曾多次探访过当时尚未定名的流花溪核心地段——高宅村“甲天下榕”腹地。那时,这里流水潺潺,水清岸美,面对“甲天下榕”,真是惊为天树。那次评选,“甲天下榕”跻身于既古榕又名榕之列。当然其中不乏周遭江景和生态环境烘托之功。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没几年,听说流花溪两岸淤积严重,垃圾成山,污水直排,古水道逐步消失。原本清澈之水变得污浊不堪。加上又关了通往乌龙冮的水闸,一汪活水成为死水臭水。“甲天下榕”生长保护也面临着严重威胁。
四
时光匆匆,一回首已是二十载。
内河是福州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宝贵资源和风貌特色,为国内水网平均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2016年下半年开始,福州启动水系综合治理攻坚战,围绕“治污”“防涝”两大重点,实施水体黑臭治理工程。流花溪被列入内河综合整治重点项目之一。这次治河,从过去由政府包办到专业力量参与,讲求生态治水(纳潮引水),科学管水,还建立了河长制,公示牌,并已开始地方立法管理。凡治内河,必搞绿化,必建公园,并努力使绿地公园化,公园身边化,公园串珠式。流花溪综合整治,全长4.3公里,河岸全程拓宽改造提升,河水变清,河岸变美,沿线新增绿化面积约17.6万平方米,种植乔木近万株50多个品种,建有景观桥梁5座。成一片生态带,一座景观河。
流花溪水域沿线生息绵延牵连着4个村落,而高宅村是其核心地段。香积烟雨景观可谓流花溪最亮丽的节点。这个节点,关联一株名榕,一座古寺,一个公园。
高宅村里,乌龙江畔,那株千年红榕,老干虬枝,旁逸斜出,濒临闽水,形似硕大无比大盆景而“甲天下”。其围径9米多,高20多米,冠幅50余米,枝繁叶茂,身子一半伸向乌龙江畔,另一半遮着高宅村码头等处,“垂一方之美荫,来万里之清风”。“甲天下榕”掩映庇护着香积寺。香积寺在唐朝曾盛极一时。而在“甲天下榕”树下,香积寺旁,新近命名了一座榕树主题公园。这里原有十几二十株古榕接踵簇拥,流花溪整治中,人们保护古榕,种下新榕,又新建景观桥连接两岸,形成一座以“甲天下榕”为特色的榕树广场,成为周边居民和打工者赏榕观景休憩之地。
如今,福州成为全国20个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之一。而流花溪呢,又恰似串珠公园中的璀璨明珠。
登临飞凤山峦,举目远眺,仿佛飞凤回落于流花溪畔,很古,很新,很美!(作者 邱泰斌)
(本文来源:2019年7月9日《福建日报》第十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