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爱国运动在福州的响应和先驱者传播的新文化思想
1926年4月,中共福州地方执行委员会建立。从此,福州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有了强有力的中坚力量。虽然大革命时期的腥风血雨一度使党组织严重破坏,无数先烈在惨烈的革命斗争中悲壮地倒下;但她始终是一面不倒的旗帜,在艰难困苦中历经磨练,指引着福州人民将革命斗争进行到底,一直走向胜利的彼岸。
如今,90年过去,福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物资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升,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站在今天现代化建设的航船上,回首先辈艰辛创业的历史,我们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感受着胜利的来之不易和先辈们的坚定信仰、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视死如归┄┄,这种崇高的革命精神对于今天开创现代化建设事业,激励我们在中共福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力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启示意义。
“五四”爱国运动在福州的响应和先驱者传播的新文化思想
1919年,北京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消息传到福州,得到热血青年的积极响应,福州中等以上学校的学生李述圣、章于天、毛一丰、谢翔高、王赓年、陈锋、方日中等出面联络,在公立法政学校开会,并于5月7日组织了2000多名学生举行游行。学生们拿着写有“惩办卖国赋”、“释放北京被捕学生”、“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抵制日货”等标语的小旗往督军署请愿。获悉北京政府拒绝惩办卖国贼,并将北京大学闽籍学生郭钦光抓捕殴伤致死的消息后,于5月24日举行了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他们的先锋带头作用唤醒了民众,推动了爱国运动的深入发展。6月,爱国学生在抵制日货行动中,遭反动军警镇压,福州学生联合会立即组织数千名学生静坐示威,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全省乃至全国各地民众和学生的声援,迫使军阀当局惩办了凶手,释放了被捕的学生和民众。
1919年11月,为反制学生抵制日货的行动,日本驻闽总领事馆制造“福州事件”,纠集一批流氓“敢死队”,无故挑衅袭击过路学生和群众,打砸商店,并急电日本政府派出军舰开抵福州。福州各校学生闻讯全体罢课,商店一律罢市,各界民众在省议会门前广场召开国民紧急大会,要求惩办凶手,不期而至者达万余人。“福州事件”也激起全国人民的义愤,再次掀起了全国反帝斗争的高潮,迫使北京政府和日本严正交涉,并于12月撤走入侵福建的军舰,调离了肇事的驻闽总领事,赔偿了受害者损失。
“五四运动”的爆发和福州青年学生响应“五四”运动的革命活动,促使了新文化运动的迅速传播。福州学生联合会在爱国运动中创办《学术月刊》,提倡民主与科学,传播新思潮;在仓山对湖开设的“浪花书店”大量出售《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等进步书刊。1919年12月,旅京福建学生联合会创办《闽潮周刊》向全国发售,传播新文化。一大批优秀的青年学生郑天挺、郑振铎、林可彝等不断活跃在传播新思想的大潮中,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打破了福州长期以来落后、闭塞的状况,给这座古城带来了极大活力。
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以陈任民为代表的福州进步青年率先与北京的李大钊、上海的恽代英、施存统,广州的李之龙建立了通信联系。不久,陈任民又只身北上,来到产业工人的中心城市上海,认识了恽代英、邓中夏、杨贤江、肖楚女等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始人。1922年夏,陈任民经过反复比较,终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随即,他带着团中央的指示,回到福州开始创立社团,宣传马列,筹建福州团组织的工作。
他团结福州进步青年方尔灏等组织了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宗旨的进步社团——“民社”,创办了《冲决》刊物。1923年春,陈任民等人又组织出版《尖兵》半月刊。《冲决》和《尖兵》激烈地抨击着封建军阀的统治,向人民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福建省最早宣传中国共产党主张的刊物。此后,他们深入到青年学生中,组织“工学社”,出版《工学报》,吸引青年学生阅读革命书刊,阅读《共产党宣言》。
1925年1月,以“研究社会科学,努力青年运动,促进国民革命”为纲领的福建青年社成立,并出版《福建青年》刊物,方尔灏任编辑。“福建青年社”是福州共青团的前身,她一建立就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中,号召群众“对外取消与列强所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对内打倒军阀。”陈任民、方尔灏、翁良毓等福州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进步青年追求真理,呕心沥血,为中国共产党组织在福州的建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党团组织的建立和先驱们开展的革命活动
1925年3月,共青团中央派马念一到福州,指导帮助进行团组织的建立工作。4月1日,经团中央批准,福建省的第一个共青团组织——共青团福州支部正式成立。方尔灏、翁良毓、黄源、陈聚奎、林铮、张珪、施松龄、邱腾芳、郑松谷、林大屿等10人加入共青团,陈聚奎任书记。4月7日,“福州惨案”发生,这是帝国主义勾结地方反动军阀镇压学生运动的大惨案,是“五卅惨案”的先声。在这次事件中,刚刚建立的共青团组织领导福建青年学生会与其他团体向军阀展开了英勇的斗争,并坚持斗争直至赢得胜利。
在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中,共青团福州支部站在斗争的最前列,他们发动福州人民向上海人民伸出声援之手。在愤慨的群情中,“上海惨案福建各界后援会”、“福建废约同盟会”、“福州妇女后援会”纷纷建立,紧接着一笔笔表达福州人民深情的款项飞往上海。为了推动运动在福州的进一步开展,共青团员们还深入到工农群众中进行宣传,发动工人起来同帝国主义进行斗争。一时间,福州的海员、码头工人、人力车工人纷纷罢工,致使洋行、港口陷于瘫痪。
经过火热斗争的锤炼,共青团员更加成熟,斗争经验更加丰富,他们迫切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要求在福州建立党组织。方尔灏在一封写给党中央的信中表达了他们的心声,“我意欲在闽组织,吾兄能否先为介绍加入,然后从事发展,因有二十五岁以上同学数人甚愿组织C•P,从事政治活动故也。”这封信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不久,经党中央批准,1926年4月,在整顿团组织的基础上,从团员中吸收方尔灏、林铮、陈聚奎、施松龄、吴微谦、郑蓉裳(女)、林鉴(女)、严明杰、陈长庚、郑走云、金毓芬、林世良、傅克壁、陈与潮、陈长康、傅炳恭、赵凯等17名优秀分子转为党员,并建立中共福州地方执行委员会,直属中央领导,方尔灏任书记。中共福州地委的建立,是福州人民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她象长夜中一盏明灯照亮了人民革命的方向,给人民的革命带来了希望。
1926年秋,王荷波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到家乡。一到福州,立即协助整顿中共福州地委组织,并指导福州地委开展上层统战工作。为促进北伐军顺利进入福州,中共福州地委建立了“党团组织”,主要任务是筹建国民党福州市党部各基层组织与国民党上层左派分子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1月下旬,国民革命军逼近福州,国共两党周密部署,成功策反了福州北洋军阀司令李生春。12月2日,李生春与海军联合发表声明,表示服从北伐军领领导,自此,国民革命军一枪不发进入福州。
1927年1月,福州南门外斗中街发生虐杀中国儿童的“仁慈堂”事件,中共福州地委联合国民党省、市党部调查取证,揭露真相,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团结起来,打倒吃人地狱的教会及其所设立的机关,并组织反帝集会和示威游行。福州人民的反帝怒潮一度使帝国主义分子和教会势力惶惶不可终日。2月,中共福州地委又发动了收回教育权的运动,指出:“文化侵略的大本营,是教会学校。帝国主义者利用教会学校来宣传残杀人性的‘教育’以收它们政治侵略和经济侵略的功效。”4月1日成立了“福州反文化侵略收回教育权大同盟”,组织学生和群众集会,坚决抵制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这场斗争影响深远,持续数年之久,在福州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了扩大全省各地的国共合作,进一步推进国民革命,中共福州地委不失时机地派出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分赴全省筹建国民党县党部。在国共两党合作的蜜月时期,中共党员与国民党左派并肩深入到工人、农民、青年学生和各阶层市民中去,组织工会,创办平民学校,建立农民俱乐部,通过各种形式向广大民众宣传国民革命。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很快地成为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共识。
“四三”反革命事变和先驱者的临难不苟
正当国共合作的大革命走向高潮的时候,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却悄悄向他的合作者举起了屠刀。国民党右派势力首先从争夺工农革命运动领导权发难,收买流氓暴徒四处围殴省市党部工作人员和进步人士,企图以此为突破口,达到肃清“跨党分子”,实现“拥蒋护党”,镇压工农革命斗争的目的,激起了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国民党左派和各界群众的强烈愤慨和坚决抵制。国民党右派加快了反革命政变的伐,1927年4月3日清晨,福州上空乌云翻滚,充满火药味的标语贴满了大街小巷。上午10点,国民党右派控制的军警机关以武力挟持福州各界在南校场召开“拥蒋护党大会”,谩骂、污蔑共产党员、诋毁工农运动的喧嚣声污浊刺耳,激起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军第二师五团一营党代表方毅威的强烈愤慨,他怒不可遏,上台揭露国民党右派破坏孙中山三大政策,镇压工农革命运动的阴谋,立即被右派分子挟持下台,捆绑游街,行到万寿桥头惨遭枪杀后抛尸闽江。
从4月3日开始,全省大戒严。国民党右派向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发出了通辑令。反动军警和流氓暴徒在福州城区、郊区四处搜捕共产党人和革命分子,中共福州地委书记徐琛、余哲贞夫妇、地委宣传委员方尔灏、组织委员陈兴钟以及郑尚衡、林梧凤、朱铭庄、王劲民、黄素云等30余名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分子相继被捕。中共福州地委遭到严重破坏,党员人数从事变前的150余人锐减至20余人。
身陷囹圄的共产党员,面对反动派的严刑拷打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他们互相勉励,坚持斗争。方尔灏烈士强忍身体的疼痛,坚持天天写日记,并不断鼓励战友“吃饱饱的好给敌人算帐”。朱铭庄烈士早已做好了为革命牺牲的准备,他在狱中写给家人的一封信中说道:“我为革命而死是光荣的,请你们照顾老母不要伤心”。徐琛夫妇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浩气凛然,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1927年4月27日,在福州西门鸡角弄,“共产党万岁!”“打倒蒋介石”的口号声和高昂的国际歌声打破了寂静的天空,徐琛夫妇、方尔灏、郑尚衡、林梧风、朱铭庄、郑长璋……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
先驱精神,浩气长存
先驱们开创的革命事业和留下的精神遗产永远不可磨灭,他们播撒的革命种子已经在福州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他们的光辉形象犹如一座座丰碑,矗立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他们的伟大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福州儿女奋勇前进。
我们要学习他们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把自己的学识与拯救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正是强烈的爱国之心和对社会、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使他们奋不顾身、英勇战斗。我们要学习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正是他们的艰辛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在福州得到广泛传播,大批先进青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而走上革命道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使他们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全然不顾身家性命,面对敌人的屠刀宁死不屈、慷慨赴死。我们要学习他们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为了追求革命真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他们把个人荣辱抛置脑后,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
正因为有这样的境界,当面对生与死考验的时候,他们从容地选择了为他们认定的主义和事业献出了生命。“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顾”。这是福州人民的好儿子翁良毓在狱中写了的铮铮诗句。“此身不作资产杰,有日甘为无产奴”,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执着的激情和感动的热泪,更多的是让我们品味到了共产主义者的崇高奉献精神和无私品格。我们还要学习他们清正廉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正是这种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使他们在民主革命的困难环境中顽强斗争,激励后人勇往直前,最终赢来革命的胜利。
学习先辈的革命精神,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增强执政为民责任,提高促进发展能力,塑造干净干事形象,永葆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是要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知书达礼,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广大青少年学习革命先烈,要培养爱国情操、掌握报国本领,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当前,我市正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我们要从党员领导做起,每一个支部、每一个党员,都要以先烈精神为指引,以先烈遗志为动力,从严自我要求,积极投身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之中,以优良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实绩,向市委,向上级部门交出合格答卷。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在福州迎来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奋发努力、扎实工作,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增强发展动力、提高发展水平,建设和谐社会,努力为加快建设更具实力、更富活力、更有魅力的现代化新福州,推动省会“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