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在阳历7月7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05°开始。暑,指炎热,而小暑指气候炎热还未热至极点。这时,福州民间有入补的例俗,所谓“小暑吃羊肉,大暑吃荔枝。”
羊肉甘热,据张仲景名方所述:“用气血之属,以补虚劳,热退而汗收矣。”因为,经过春耕夏种忙碌之后,人们往往虚劳乏力,在小暑季节,最宜适当进补。福州的灴糟羊,清炖羊之类,佐线面而食,一般多选午餐前后,当个点心,量不一定多,因人而异。这便是街市的“羊肉面”风味小吃引为家庭的进补。至于不吃羊肉面的,选吃糯米干饭配以羊肉汤也好,既可作午餐,也可当点心。
小暑时节,福州地区多忙于管理早稻,防风防虫,同时也是管理番薯的锄草和施肥时日。有的地方,正在播种秋熟作物,如晚大豆等。虽然,水利兴修,灌溉方便,而这一节气,一般雨量偏少,才有“小暑一滴雨,遍地是黄金”的农谚。福州地区的季节,已转入台风乍起时期。“六月防初,七月防半”,说明台风多开始在农历六月初。强台风破坏性很大,如果是一般台风,往往会带来大雨,既益于蓄水,也有益于降温。如果没有台风,就会出现干旱,小暑的炎热也趋烈了。
(摘自:《福州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