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俗尝荔枝
2019-10-2209-34-41来源: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大暑在农历六月中,阳历7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20°时开始。福州民谣:“夏蝉叫,荔枝红,满山满树挂灯笼,大暑尝荔枝,快乐栽果人。”宋人蔡襄《荔枝谱》记述:“荔枝者也,闽中惟四郡有之,福州最多。”福州的屏山、乌山、西湖开化寺、怡山西禅寺等处,都是荔枝著名的产地。尤其是西禅寺大暑啖荔枝,邀集文士诗人吟唱,历代相传不衰,成为闽都风雅之事。

福州荔枝名产很多,有“桂林”,皮粗厚,大如鸡蛋,味甜;“中冠”,色深红而细长,味甜美;“丁香”,核小如丁香,肉厚味甜,俗称“焦核”,为西禅的名种。这些品种赶在大暑节上市,供人品尝。

荔枝,树高数丈,大可合抱,叶如冬青,四季常绿。果生青熟红,浆甘味甜,尝食时多选当晨采摘的,最为新鲜。大暑合家品荔,不仅分享时果的风味,还有补益、祛暑的功用。不过,尝食荔枝要适量,不宜多食。如果儿童食后积滞发热,就以荔枝壳煎汤饮服可解。这是民间的验方,载入清人沈金鳌的《要药分剂》。

陆游《老学庵笔记》中述及之福州余府巷“亮功红”荔枝,其中一株存活900余年,80年代被毁去,令人惋惜。《福州地方志》1979年印行,还记其存在,这里特加补叙。

(摘自:《福州习俗》)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