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秋烘热煞人
2019-10-2210-21-19来源: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立秋在阳历8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35°时开始。《吕氏春秋·孟秋》记述:“先立秋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秋,盛德在金。”民间习惯把立秋作为秋季的开始。而天子盛德,秋收丰产,于是,秋季又有“金秋”之称。《通纬》有载:“大暑后十五日,斗指申,为立秋。秋者揫也,万物于此揫敛也。”

立秋正值末伏前后,气温开始下降,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成熟,开始收割;江南地区正忙,“收了早稻种杂粮”。福州地区,早稻已割,晚稻正须加强田间管理,气温仍在趋高,有“秋老虎”比喻。民谚:“六月大夏热不死,立秋秋烘热死人。”这时,如果未遇“七月防半”的台风,就会雨水偏少,炎热尤炽。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记述:立秋之日、男女咸戴楸叶,以应时序,或以石楠红叶煎刻花瓣,扑插鬓边,或以秋水吞赤小豆七粒。这些杭州一带的节俗,福州民间似无例习,而侧重于饮冰水,吃藕糕等消暑凉点。为了回避住宅的“秋烘”,有些人家便择选消暑的地方,举家大小离宅而去。如鼓岭、雪峰寺等处,都成为胜地。

(摘自:《福州习俗》)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